京东外卖再被约谈,为什么?
出品/即时刘说
撰文/刘老实
据多家媒体报道,5月22日,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对“京东外卖”平台展开行政约谈,针对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暴露的问题,责令平台限期整改,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
虽然是地方性质的约谈,但此次约谈依然引发广泛关注,再次将外卖行业的规范经营问题推到台前。而这距离前不久国家五部门集体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还不足半月,凸显出外卖行业规范整治的紧迫性与持续性。
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外卖行业存在的强制“二选一”、低价恶性竞争、骑手权益保障不足、食品安全管理存漏洞等突出问题,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进行联合约谈。
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禁止“二选一”行为,保障骑手权益,规范价格竞争,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在此次四川天府新区的专项检查中,“京东外卖”平台又暴露出新的问题。一是部分商家资质信息造假,线上展示的经营场所图片与线下实体店严重不符,甚至出现用P图手段美化后厨环境的现象;二是多家店铺存在超范围经营的情况,如部分奶茶店在未获许可的情况下售卖自制糕点,食品安全风险增大;三是部分商家参与低价低质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以低于成本价倾销餐品,涉嫌不正当竞争。
这些问题与五部门约谈中提及的行业乱象相互呼应,反映出京东外卖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管理与合规层面的短板。
监管部门在约谈中要求“京东外卖”平台严肃整改现有问题,举一反三加强自查自纠,并切实做到立查立改;同时,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依法诚信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餐饮规范安全有序发展。
“京东外卖”西南区域负责人在约谈后表态,将引以为戒,严厉惩戒违规商家,进一步加强资质审查、信息审核,积极推进“明厨亮灶”等工作,提升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此次约谈是继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集体约谈后的区域性精准治理行动,释放出网络餐饮“全链条严管”的强烈信号。
而此前的4月份,福建电视台暗访发现,福州多家打着“品质堂食”名号的京东外卖餐厅涉嫌资料造假。电视台记者以商家身份咨询入驻流程时,京东外卖福州片区负责人透露:只要上传的照片“看过去有堂食,有一两张椅子”就行。
对此4月23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召集京东召开行政指导座谈会,要求平台履行主体责任,规范网络订餐行为。
无独有偶,近日安徽省消保委对合肥部分京东外卖商家展开实地走访,也发现部分店铺存在严重的线上线下环境“割裂”问题。调查显示,部分商家实际经营场所脏乱差,且无堂食区域,却在平台标注“堂食餐厅”标签并配以精致堂食环境图片,涉嫌通过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安徽省消保委指出,此类行为不仅构成虚假宣传,更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对此,安徽省消保委秘书处副秘书长李明透露,近期已接到多起相关投诉。消费者反映,部分京东外卖商家利用虚假图片营造“品质堂食”假象,而平台对商家信息审核存在明显漏洞,导致大量无堂食条件、卫生不达标且无实体店的“幽灵厨房”被包装成“堂食餐厅”。投诉人刘先生举例称,其通过平台看到某商家展示的堂食环境整洁明亮,实地探访却发现店面与宣传图片反差极大,所谓“堂食区域”根本不存在。这种“线上滤镜美化、线下实景翻车”的消费体验,暴露出平台在商家信息真实性监管上的缺位。
事实上,上述问题,尤其是商家资质审核难题并非京东外卖独有,而是横亘在整个外卖行业面前的合规“关卡”。
据相关媒体报道,早在去年12月,外卖行业两大头部平台便因此“栽跟头”——饿了么、美团的关联公司因未履行商户证照核验义务,被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分别处以20万元罚款。
调查显示,竟有12家商户未上传食品经营许可资质便通过平台入驻审核,更有餐饮店凭借伪造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蒙混过关,暴露出部分平台在资质审核环节存在显著漏洞。
在当前三大外卖平台的商家资质管理与信息展示层面,呈现出差异化的生态。京东在外卖商家页面独设“无堂食”举报选项,而其余两家仅提供“资质问题”的通用投诉入口。
不过在信息透明度维度,美团、饿了么相对更成熟一些,多数商家页面可展示详细门店环境实拍、地址及资质信息,而目前京东外卖商家页面却仅能查看基础地址与经营证照,门店实景图片近乎空白,这种信息展示的落差折射出各平台在用户体验与合规管理平衡上的不同侧重。

京东外卖与美团外卖商家信息对此
随着外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入局的京东外卖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着合规与管理的双重挑战。外卖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便捷不应以牺牲安全与公平为代价。
随着外卖大战的白热化,这种地方性约谈,后续可能会变多,毕竟所有外卖平台都不是白纸一张。
刘老实也希望约谈能促使各平台真正将责任扛在肩上,以更严格的标准、更透明的管理,重塑外卖行业的健康生态,让消费者能够放心点餐,吃得安心。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于5月13日晚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出外卖业务的亮眼表现。
本季度京东集团收入达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其中包含外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板块收入达到57.5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攀升18.1%。
京东CEO许冉透露,京东外卖商家供给迅速增长,入驻门店数已超过百万,外卖业务日均订单量即将突破2000万单。这意味着京东外卖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规模增长,不过目前外卖仍处于投入阶段,一季度新业务亏损13.27亿元,后续如何在保持业务扩张的同时优化成本、提升盈利水平,平衡好规模与合规的关系,也成为京东外卖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你认为京东外卖是被重点盯上了,是对手所赐还是自己不争气?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