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临时价格干预同时别忘了扶持
国务院出台的价格临时干预机制,引起了诸多媒体和专业人士的一致关注。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这是在非典时期国家启动价格干预措施后第二次运用政府调控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这不仅是政府的一份责任,更是一种考验。在此,提醒政府相关部门的是,干预的同时别忘了扶持。在这里,笔者以一个经营者的角度谈谈对此政策出台后的看法和体会。
一、关注民生,乱世须出重典
我们注意政策中的措词:“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也是在去年以来股市持续过热,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不得不出的一记“重拳”。修改后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加大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了对行业协会组织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并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时,经营者报告价格变动理由的程序作出了规定。正所谓乱世出重典,政府部门的适时介入,正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抑制过多上涨的价格,来达到保证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去年有调查显示,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个字就是“涨”字,物价的快速上涨已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而十七大报告中“民生”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提出,今年又恰适奥运年。所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乃是本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而物价上涨无疑是民生问题最核心的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宏观调控应遵循市场运行规律
我们看下面这段话:“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根据价格法的规定,近期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实行提价申报,达到一定规模的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制度。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对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的变动进行监测,加强价格和成本调查,促使企业合理定价,并注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措词比较含糊,对制裁的措施也没有十分明确,留有了回旋的余地和空间。
从干预的范围来看,措施中明确了以下事项,“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调整,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价格以及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稳定。尿素、磷肥等化肥价格也要保持稳定,确因成本上升需调整的,必须按规定报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批准。”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为政府可以宏观调控的、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主要商品和价格标准,而对于大部分需要靠市场调控的商品品种没做明确说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政府的小心和对过分干预市场所带来后果的担心。
此项政策出台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地位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及影响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中国的价格如果能够有效抑制,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矫枉过正,不要让计划调控影响到市场经济的自然运行规律。
三、干预同时别忘了扶持
对于宏观调控而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平衡经营成本上升与价格调控的关系?尤其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所触及不到的范围和品种。同时,对于中小企业和经营者而言,调控无疑是断了他们的后路。所以笔者在此提醒政府相关部门,要灵活掌握国务院的价格干预措施,干预的同时别忘了扶持。
从以上这段采访,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的良苦用心。2008年1月17日10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和副司长周望军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时表示,这个措施主要是针对价格涨幅高、价格违法行为增多的情况,并不是专门针对春节而采取的,但是对稳定春节期间的物价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按照传统习惯,春节本身消费量就很大,需求增加,随着春节的临近,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消费单位都要备年货了,所以需求增长幅度是很大的。这段时期也是农副产品供应淡季,从往年来看,价格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一些波动。其次,作为春节来说,我们都希望过一个祥和、安定的春节,人们有一个需求,就是希望价格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我们采取这个措施,对于稳定春节市场的物价,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也是有帮助的。这充分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和真正目的。干预机制的出台不应只是一个短期的调控举措,更应借此积累更多的价格干预方面的宏观经验,同时不忘扶持中小企业,减少因成本上升带给他们的经营压力,打击他们的经营热情。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奥运会在中国这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国度举行,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的、政治的影响,还有文化、观念上的冲击。中国要想融入国际社会,除了把握好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尺度和力度,同时更要学会尊重民生、体察民意,多听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在干预的同时别忘了扶持。
专供联商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