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昌:零售业“过冬”需苦练内功
金融海啸对亚洲等多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中国范围内,如何过冬,如何在这个金融危机的冬天抓住机遇,生存下来,已成为当今中小企业最热门的话题。面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冬天”,中国零售业相比较其它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国民的消费力还在增加,收入水平在不断的增加,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拉动内需、城市化加快等这些都是对零售正面的发展,无需恐惧,在低迷的情况下更要考虑低迷过后怎么去发展,练好内功,才能在经济低迷过后,稳步发展。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降低过冬成本
在这次危机中,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零售业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市场萎缩。但对于一些服务大众的生活类企业而言,这场危机并没有带来太大影响。比如,超市类企业相对来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或美国范围都还是比较小,因为这些是生活必须品,弹性很小。
无论什么时候零售业最核心的还是练好自己内功(企业管理水平、现金流),用好的管理水平管理现金流,练好内功对于“过冬”没有什么问题。对企业管理水平好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反而是一个契机,让一个健康的,有实力的公司更好的去发展壮大。
比如,对于零售业最大的成本就是租金,在平时很难用低租金拿到你想要的地方,如果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有实力签一个比较长的租约,当经济反弹的时候,就会受惠。这个对企业生存非常重要,利用金融危机挖掘一些网点,对企业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压缩成本并不意味着一味的缩减企业必要性的投入,比如不少企业在压缩成本的同时,更置本末不顾,把刚刚投入建设起来的IT管理系统要么推迟开发、要么停止立项,但一个能在冬天存活下来的优质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门店管理、顾客忠诚度的管理)是建立在IT系统上面,没有IT系统工具的支撑企业无法做到一个很透明的,很实时的信息反馈,没有好的信息支撑,企业很难做的好,经济周期总会有低迷的、总会有高潮的,现在低迷,但一年、两年以后,可能会反弹。
如果现在降低了IT费用,就是经济复苏后也没法增加市场份额。如果企业还没有具备这样能力,最好不要减少IT费用,还应该加大投入。
连锁协同管理是关键
零售业可以在店面的灯光、温度和服务器方面降低能耗,减少成本。比如,IBM在减低能耗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而且一些部件做到生物分解,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很环保。
零售业在降低成本方面,还要做到真正的连锁,现在很多企业所谓的连锁店只是单店,做到每一个区域的管理。没有做到整个体系的统一的管理,没有做到企业资源共享,很多职能重叠,很多企业没做到集中管理,所以很难感受到连锁带来的好处。当然要做到资源共享就更需要IT工具来解决了。
开源节流拓展渠道要先行
除了利用“冬天”环境有效降低企业成本,零售业更要注意“开源节流”,提高企业竞争力、协同效率。其一,要打开渠道,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网上销售,是多渠道的销售,对于针对的此方面的零售商是个很好的方式。虚拟商店能更好的进行互动,可以客户和店员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互动。这种虚拟的环境对年轻的一代更有吸引力。
其二,要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协同方面要和供应商在每天交易上同步做的更透明,更完善些。零售商不可能每天和那么多的供应商沟通,要通过一个电子平台来对所有的流程进行跟踪,并加以有效利用、分析,为企业挖掘每一个客户的潜力,增长现金流。
(IBM零售行业经理 林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