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供矛盾、强弱势之争 学会寻找突破点
图为上海红色草原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运营总监 张祺
朱舫:你们把什么问题直接提出来。
张祺:我们听到比较多的是困难之声,机遇都知道,内需在拉动,困难我们能看到的是经营成本在上升,刚才这位老总讲的非常好,我们看到租金成本、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零售企业的纯利。人工成本在去年已经上升了15%,它吃掉我们的纯利。物流成本为什么会上升?跟一些零售企业老板在沟通的时候,他们跟我们讲,在过去开一家店就会赚钱,但是在开完店的时候就会亏,他们的供应商越来越难支配,所以他们必须要引进自己的物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要考虑的是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最低,而不是某一个单店的物流成本最低。这是我能看到的一些问题,可能其他的老总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
朱舫:发言到现在,机遇大家讲的不少,矛盾和冲突,从我个人感受来讲,3月16日央行发布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这个东西是很体现这个矛盾的,85.8%的城镇居民倾向储蓄包括股票投资什么的,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这个数字创12年新低。这说明一边我们的政府拉动内需,让我们迎来有史以来对内贸来最好的一个政策风向;一边通货膨胀高涨,居民的消费意向又创了新低,这实际上是最大的矛盾。
接下去还有什么矛盾呢,比如说我们所碰到的矛盾冲突,零供关系,强势、弱势之争,还有刚才红色草原老总也讲了,人工成本等等这些。那我们找什么样的突破点?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我也想尼尔森的老总来说明一下现在我们的消费者究竟看中什么?对我们的零售又有什么样的感觉?用数字和调查结果来说话。
陈俊良:过去几年去找零售商买东西,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地方的选择,另外一个是找便宜、货品齐全的、服务好的。我们发现这几年有很大的改动,我们是不是有一个质量上得到很好提升的东西在这里,很多零售商现在还在做便宜的品牌,卖便宜的东西。大家知道过去一段时间很多问题发生,这个奶粉有三聚氰氨,现在很多顾客买东西已经说除了便宜之外还要求有很好的质量,很好的质量不是单单品牌的质量问题,还有零售商品牌,是不是给他们很安全、很放心品牌,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我们现在每一天在做促销,不是针对我们把什么东西卖的最便宜就会吸引我们的顾客,这是零售商需要考虑的。
朱舫:刚才尼尔森的结论非常重要,现在是把品质放在低价之上,这是一个。第二个,重视品牌这个结论对零售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几位就这个结论发表一下看法。
黄忠杰:目前我们整个中国发展到现在,大家都是非常重视商品的品质,而且也是重视品牌的声誉。我们现在在座这么多人要买品牌的东西,古奇、普拉达,我们都会去欧洲市场和香港,这就折射了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我们整个零售业怎么照顾到每个顾客的需求。因为每个需求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收入群体,他们关注的需求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要求产品品质一定要好,一定要打造一条安全的供应链。这点我们公司跟很多商业伙伴在一起,在座的联华和很多企业都是要响应这个号召,怎么来做好,一起来打造一个安全的供应链,如何在响应政府的号召来开展农超对接的项目,首先老百姓就是要物美价廉,这点是最关键的。
朱舫:物美价廉,物美在前,价廉在后。
现在还要问大企业的老板,你们是不是过度关注VIP了,对你们来说会不会有这个倾向了——就是对高端的客户重视程度有一点过度了?因为真正要消费,真正拉动内需,真正消费的基础还是在广大百姓。今天上午许健教授也说了要到农村去,现在我还不说是到农村去,到中低端客户怎么摆这个位置?
华国平:在超市这一块不严重。我和沃尔玛的同事想法一样,联华不是一个一般的零售商,连锁零售商的概念就是价廉物美,在同样的品质上我用最低廉的价格卖,这是超市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像沃尔玛再到一万亿、二万亿的时候,才会赚到2%和3%左右。我们也有非常强大的会员体系,但不是说过度关注一些特别高的VIP,这个现象在我们行业里面不严重。
朱舫:56万平方米航空母舰里最关心谁?
于志良:我们的VIP会员就像一个人交了一个朋友,交了一个高层次的朋友,平时不会跟你在一起交流,但是在有重大事情要办的时候就会给你很多解决方案。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品质的人,你就要交什么样的朋友;你要面对什么样的顾客,就要做什么样的品牌。我们换一个想法,为什么造假的都是借用品牌,因为不是名牌造假也没有用。
朱舫:红酒这一块肯定是高端消费,这次作为优秀品牌评选的时候,它提出一个口号,在短短的时间里面要把一千多家的连锁店开到三四线城市,请张总说一下看法。
张祺:我也有听说我们的行业当中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应该讲它有实现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从国内酒的量增长的幅度看,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消费增长是一个很快的增长速度,比如说像啤酒、红酒。其实红酒在国外已经相当于饮品,这种消费习惯大家会认为在中国的老百姓心中是不可能,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在十年前,中国的啤酒消费是什么样状态,到现在已经是一千万的销售规模,已经深入到广大的农村市场。我们跟国内外专家交流的时候,中国消费的潜力,中国人对消费产品的接受能力,是有可能在中国实现一千家连锁店的,一千家其实不多,应该是有这个机会。
朱舫:我说的是三四线城市,你觉得有现实基础?
张祺:有,我在浙江的县级市去看,现在红酒做得最多的二三线,三四线城市。
朱舫:尼尔森对消费的趋势有没有统计或者研究?能不能给更多的市场信息。
陈俊良:二三线城市现在是发展机会最大的时候,二三线城市开一千家也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问题在我们卖什么品质的产品!现在我们中国人品红酒还是一杯一杯,不是一口一口去尝的,我们该卖什么产品?我们卖红酒卖到二三线城市,我们最主要的消费群体是谁?酒应该是四个品类中间增长最快的,应该有长足的发展。
(联商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