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革开放招徕外国零售商
今年9月印度政府取消了对沃尔玛和其它零售巨头的限制,一并撤出的障碍还有对航空和广播媒体业的投资。一个月后印度政府又提出增加外商对保险和养老金的投资额度。
这些改革是几十年来最激进的部分改革,不过外商仍需与印度公司合作开展业务。此外,大型零售商只能在人口超过100万的53座城市开店,各邦保留否决新措施的权力。
对改革者来说,这些变革意味着政治僵化的结束和对反对派领导人的政治胜利,后者大型大型零售商将导致小规模的夫妻店关门。印度中央政府过去也在力推改革,但只不过是面临大众抗议和激烈的政治反对时扭转道路的权宜之举。这一次似乎改革将坚持下去。
部分国际公司已经开始利用印度的开放政策。入驻中国13年的星巴克最近在印度开设首家连锁店。尊尼获加和吉尼斯品牌所有者迪阿吉奥(Diageo)收购印度酒商United Spirits 53%的股份。
改革发生在印度的关键时刻。上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在经历失望的上半年之后,印度经济增长前景“非常不确定”,预计今年经济增速只能达到5%。不过,综合考虑近期投资领域改革,2013年印度经济可得到提振。
零售业咨询公司Technopak预计,通过这些改革,到2021年仅零售业就可为外商带来800亿美元的市场,十年内独立零售业可创造900万就业,外商投资则将增长250万就业。Technopak还称,大公司市场份额增长将压缩假货和偷税漏税空间。由于目前印度经济大量使用现金,偷税漏税现象十分普遍。
不过挑战与机遇并存。外国公司在印度开展运营的工具相对不足。“从国外复制现成模式移植新国家并非易事,”Technopak在一份研报中说。“解决这些挑战要求进行持续的资本部署,并做好长期等待回报的耐心准备。”
(新浪财经 楚墨/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