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暴涨近6倍,2025烧烤榜爆出6大必跟趋势,2个小风口
出品/有哥供应链
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赛道,烧烤被认为是最有潜力超越火锅的品类之一,它同样具有烟火气、强社交属性,消费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品类不断升级。过去烧烤品类连锁化率偏低,近几年随着供应链的发展,正在快速提升。
2025上半年烧烤类榜单(烧烤、烤串、地方烧烤三大TOP榜)的火热出炉,让我们看到了比炭火更滚烫的行业趋势:曾经驻守在街边的烧烤摊,正在批量涌入商场;东北烧烤带着果味腌料南下,南方的水果出现在北方烧烤店的菜单;而那些半年门店暴涨6倍的品牌,早已摸到了新赛道的密码。
1.
地域品牌集体“开挂”
北串南下,黑马品牌1年暴涨近6倍
翻开三大榜单,最扎眼的不是头部品牌的稳坐江山,而是一批“区域黑马”的逆袭狂奔。
烧烤榜
揭示了一个新规律:人均消费正在两极分化。既有西塔老太太泥炉烤肉(人均111元)靠高端化稳住490家门店,也有标头串烧(人均17元)、第1部落(人均17元)靠平价策略疯狂拓店。
这种“高端拼场景,低端拼效率”的格局,说明烧烤正在通过内部分化,覆盖更加广泛的消费需求。
烤串榜
更像一场“南北对攻战”:标头串烧(586家)、阿遇烤五花肉(532家)继续领跑,但南方品牌正在快速补课。
夜猫子小黄鱼以534家门店冲进前三,用“海鲜串+香辣味”的组合,在华南市场撕开缺口;宋曼烤串从332家增至367家,靠“2元小串”的极致性价比策略,将门店拓展至全国。
地方烧烤榜
冲出一些新黑马:围满停车场烧烤过去一年的成绩格外亮眼,去年同期仅39家门店,今年直接冲到261家,1年时间暴涨569%。这个主打川渝风味的品牌,凭借“停车场撸串”的场景记忆点,从区域小馆变成全国扩张的种子选手,引发众多同行模仿。
来自东北的大叹号烤肉,门店数从94家增至173家,其朝鲜族特色成为破圈密码。
2.
烧烤圈6个“必跟”趋势
当烧烤从“路边摊专属”变成“商场标配”,这个古老品类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曾经靠烟火气和江湖气立足的烧烤摊,如今开始讲效率、拼场景、玩融合,向全时段、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这场变革里,有人靠一款烤五花开出500家店,有人把地域特色调成全国通用的味觉密码,更有人通过标准化供应链,让三线城市的烧烤摊也能烤出和一线城市同款的特色牛肉串。
地域壁垒被打破,但特色更值钱
烧烤正在进入风味融合的时代,淄博烧烤的火爆,让小饼、烤炉加蘸料的“灵魂三件套”成为竞相模仿的模式;南京“宝记烧烤”则向外发掘,融合西餐、泰式调味,推出“黑椒牛肋条”、“冬阴功烤虾”等创意菜品。
这也说明,地域特色是一张王牌,真正跑出来的品牌,要么深度发掘本地特色文化,打造形象鲜明的地域标签,比如老金烧烤绑定山东“马扎小地桌”文化,西塔老太太靠泥炉炭火的仪式感。
图片来源:小红书
要么向外探寻,以无边界的创新融合,吸引热爱尝鲜的人群。
从“晚上吃”到“全天吃”,自助模式改写规则
现在的烧烤店,更多从午餐时段开始营业,以自助烤肉(大桔家川派自助烤肉,368家)、烧烤+馄饨(北丐先生·野馄饨烧烤,132家)为例,通过灵活的用餐形式及“烧烤+主食”的搭配抢占午市,深夜靠“小酒馆+烤串”接档夜宵,把传统的“6小时生意”拉长到10小时以上。
商场店正在干掉路边摊?场景升级成选答题
曾经“烟熏火燎”的烧烤,如今成了商场招商的香饽饽。木屋烧烤(251家)、北丐先生·野馄饨烧烤(132家)的商场店占比超40%,它们靠“明档烤区+无烟设备”解决场景痛点,客单价85+/57+仍客流不断。这意味着:烧烤的竞争,已经从“口味战”升级到“体验战”。
图片来源:小红书
风味混搭成新潮流,万物皆可烤
“万物皆可烤”不再仅是东北烧烤信奉的哲学,从本地特色食材到餐桌上的硬菜,烧烤的菜单正在无限扩充。
一方面东北冻梨、菠萝、牛油果、榴莲等水果元素更加常见。另一方面,烤肉品牌的菜单中,融入了更多的地方菜、朝鲜族冷面等特色主食,以及凉菜、甜品等,大大丰富了消费选择。
来自江西的又一家烧烤,将井冈山笋干、鄱阳湖草、乌干菜等等,与烧烤结合开发特色产品,形成了自成一派的风格。
图片来源:小红书
从“小吃”到“正餐”,客单价悄悄翻了倍
郭靖烤全羊(125家)人均120元,西塔老太太泥炉烤肉(490家)人均111元,这些品牌用“整只烤全羊”、“现切雪花肉”的品类升级,把烧烤从“撸串小聚”变成“家庭正餐”。
主力产品“极致聚焦”,一款串能撑起半壁江山
很久以前的“羊肉串”、破店肥哈的“沈阳鸡架”、功夫怪兽的“怪兽吃鸡”……越来越多的烧烤店,用门店爆品给品牌代言。这印证了一个逻辑:当赛道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样样有‘不如’一样绝”。
想要巩固爆款的优势,仅依靠自身的研发能力会有局限,与源头工厂一起共创是更快捷的方式,专供东北烤串食材的利思客、专注鸡翅产品的野火烧、主打牛羊肉串的阿拉提……每一家供应企业都代表着一个领域的绝对优势,强强联手能够事半功倍。
3.
这些潜力品牌
暗藏品类小风口?
从榜单里的“增长曲线”看,两类品牌正在悄悄卡位:
场景创新派
围满停车场烧烤(261家)把“露天撸串”的烟火气搬进停车场,“停车即落座”,用“露天山野风”,渲染出了一种舒适安逸的消费氛围。
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场景标签”的打造,对情绪经济的精准拿捏,还在于下车吃烧烤的便利性,而这些并不属于颠覆式创新,只是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当下的需求缺口,精准地切入了一个细分赛道。
此举带给同行的启发是,关注人群消费特征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消费者的新需求里,或许就藏着下一个破局的方向。
图片来源:小红书
效率革命派
南京地标品牌宝记烧烤通过搭建供应链,单店面积节省10平米,并为门店省去了人工穿串的成本,实现门店坪效和人效的双重提升。
目前全国烧烤在营门店数量近59万,人均价格62.7元,城市覆盖达到94.36%,百店品牌也在不断扩充名单。赛道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的提升。
就像海底捞带动了火锅产业链的发展,肯德基完善了白羽鸡的产业链,随着供应链标准化,腌制串品等,加工和出餐效率大幅提升,烧烤下一阶段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供应链能力,直接决定了品牌能否做大和能否做得长远。
结语:
当路边摊的烟火气飘进商场,当东北的果味腌料遇上热带的水果,烧烤行业的竞争早已不是“谁烤得更香”,而是“谁能把地域风味标准化,把标准化产品个性化”。
那些半年暴涨6倍的品牌已经证明:能在烧烤赛道跑赢的,一定是既懂“风味+食材+文化”三位一体的地域密码,又通“ERP系统管供应链”的效率逻辑。毕竟,在这个“风味无边界”的时代,供应链才是烧烤摊最硬的“炭火”。
下一个半年,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区域黑马”带着独家看门绝技,横扫全国市场。
本文数据来自有哥餐链,截至2025年6月30日,统计口径为在营门店数,数据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