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农改超”初见成效
来源:
联商网
2004-12-31 10:31
今年来,罗湖工商分局顺应辖区肉菜市场的发展趋势,一手抓创新,一手抓巩固,积极探索“农改超”的新思路,全面推动肉菜市场升级换代。罗湖工商分局局长田苇告诉笔者,加快集贸市场的升级换代步伐,彻底解决肉菜市场脏乱差问题,是贯彻落实我市“净畅宁工程”一项重要举措。
笔者了解到,所谓“农改超”,是指将传统的集贸市场改造成为现代化的连锁经营超市。经调查研究,罗湖辖区共有集贸市场56家,市场总经营面积85836平方米,共有店档14818个,从业人员44000余人。这些市场有86%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而这些市场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市场网点不合理,场内布局不科学,硬件设施不配套。设施残旧,模式落后;市场经营管理理念滞后不到位,普遍脏、乱、差;市场收益逐年下降,最近几年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下降;市场开办单位及商贩经营效益差,店档空置率以每年接近25%的幅度递增;市场运行成本不断增加,硬件维修、管理投资的包袱越来越重。显然,集贸市场“变脸”已迫在眉睫。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罗湖工商分局制定了分步实施的方案,并积极向罗湖区政府请示汇报。针对这一难题,区政府召集建设、经贸、工商、城管、国土等有关部门召开了集贸市场改造工作会议,确立了“逐步用先进的现代超市经营模式改造传统的集贸市场”的改造思路,并成立了罗湖区集贸市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开展此项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罗湖工商组织市场开办单位、工商所长、市场巡查员和市场商贩代表,前往广州参观“农改超”成功典型的惠福新街市和豪贤肉菜市场,代表们深刻认识到如今的集贸市场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了。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有出路,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极大的增强了市场开办者和管理者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改造的资金短缺,是影响集贸市场改造的一大关键。在罗湖区委书记、区长刘学强的高度关注下,“六个一点”的工作思路出台了,即通过“政府从财政拨一点,市场开办单位出一点,产权单位租金让一点,经营者想方设法筹一点,工商管理费降一点,税收方面减一点”,顺利地化解了这一难题。
根据市工商局提出的“企业自主、政府督促”的原则,罗湖工商分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东乐、荷花和田心三个集贸市场为首批“农改超”试点,并根据三个市场的不同情况,由市场开办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改造方案。为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罗湖工商分局领导多次到举行现场办公,密切关注改造进度,认真听取市场开办者的情况汇报,帮助解决改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
今年4月,荷花市场在锣鼓喧天声中重新开业,以“惠民新街市”的崭新面貌展现给消费者,拉开了罗湖区集贸市场“农改超”工程的序幕。荷花市场是罗湖区知名度相当高的市场,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市场,但当超市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候,荷花市场的软硬设施却落伍了,经营者的经营困难、消费者不愿涉足、店铺和档位空置率逐年增加。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2个月的改造工程,一个整体美观大方、布局设计合理、格调高雅,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的新荷花市场,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也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
罗湖工商分局负责人表示,今后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市场开办单位的工作,为集贸市场升级换代提供参谋和服务,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与支持下,三年之内,现有肉菜市场将全部改造完毕,“净畅宁工程”将在全区集贸市场开花结果。(深圳特区报 金涌 翁惠娟 李欣)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