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坪,你拿什么奉献重庆?
南坪长期笼罩在一江之隔的渝中解放碑巨大光环下而多年来一直迷失自己的发展方向……惠工路下一片低矮民房下的底商无趣延伸,加之贝迪公司若干底商及已出售给上海家饰家,从开业到现在一直调整中的元旦百货、浪高百盛、天龙广场、因百安居闭店而彻底颠覆的帝景摩尔、建玛特ABCD等等……无序叠加,这便是南坪商圈的现状。南岸区因南滨的“饕餮夜宴”而闻名西南甚或全国,但南坪商圈却已在尴尬中沉伦多年。
沉寂已久的南坪,本着“大干快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精神,自2006年起掀起了南坪商圈一如“凤凰涅盘”式升级改造热潮。四层立体交通骨架、一环套两环并串联五条步行街,核心商圈拓至4平方公里的宏伟蓝图,将于2010年全面揭幕。万达、百联、协信三大巨头约60万平米购物中心或集中式商业将使南坪商圈在近两年内,只少在数量级上实现质的飞跃。
重庆五大商圈的尴尬迷局
一样的百货市场、一样的超市、绝大多数一致的品牌LOGO,甚至是一样的硬质铺装而成的大广场,炎炎列日下反射着令人眩目强光的玻璃幕墙,甚至有一样的因维护执行不到位正在滋长青苔的水景及水池中因路人过量投食而长相臃肿各色鲤(金)鱼……稍显成功的就是观音桥步行街在喧嚣的商业氛围中嘉陵公园中的那一片绿荫。重庆的商业步行街除了鳞次栉比的生金旺铺、行色匆匆的人流、纯正“川普”的叫卖声,满眼的广告位中几近相同的LOGO外……给消费者、给社会公众留下的具象差异化无疑是相对模糊的。因为五大商圈的规划建设基本上都本着建设方面的“上规模、上档次”,招商方面“引品牌”的简单思路在大举推进,并将以此思维将重庆的五大商圈扩至11个,数量上,规模上创西部第一已无悬念,令人叹为观止,但成效唯有通过时间来验证。
关于商圈建设的思考
做商业,能否从关注“人的本身需求”入手?有人气便有商气。
做差异化,可否从更注重构建城市形象的“软实力”方面去突破?因为硬件投入太易被模仿和超越。
做商圈,能否能从城市运营的角度,从打造城市形象/城市文脉气质的宏观角度入手?外来的投资机构及商业企业进行布点选择时,首先是看城市大的板块与组团,而只有把商圈建设提升到城市运营的高度,才能突显其特色与持续发展的后劲。
城市运营,在大力构建基础设施,勇创一流的基础上,如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结合区域历史文脉及产业比较优势,是否能从“规模、硬件、档次”的常规竞争中突围?
中国当下的城市化,正在沦陷为房地产开发的表面而形式化的表达。中国已有太多的相似的高楼大厦、企业财团屹立于叫做不同名字,处于不同经纬度的城市里了……中国的都市发展正在“千店一面”的“大干快上”中泯灭自己的本真(属于自己的地域及人文气质)……
新南坪,重庆最具人文情怀的浪漫之城(臆想)
前言
作为重庆最后一个二次改造升级的南坪商圈,投资20余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彻底解决了以前的交通拥堵的顽疾;而万达、协信、上海城三大城市综合体近200万平米的物业在三年之内将相继投入使用,南坪商圈的购物中心将从零到三,南坪商圈的集中式商业体供应量也将近60万平米。
交通的改善、业态的升级、新的商家的进入,南坪商圈的提档升级势在必然,且毋庸质疑……但同样难以摆脱目前重庆五大商圈已然存在的“商家的同质化、商品的同质化、业态的同质化……”的窘境。在建的三大购物中心,加上已有商业物业,南坪未来三年实际投入使用的商业物业将逼近100万平米,仅南岸及巴南的人口显然难以支持如此巨量的商业体的持续经营,商圈的同质化及解放碑、观音桥商圈的日渐强大,又将大大削弱新南坪商圈的跨区辐射力。(如果南坪商圈仅是对观音桥商圈的简单复制)
给重庆市民一个到南坪来一个理由,给外埠商旅客人“游完南滨路、爬完南山,泡完南温泉……”之后光临南坪商圈休闲购物的理由,讲清南坪与重庆主城其它商圈有何不同,与国内绝大多数商业中心的不同,则显尤其重要。
显然,硬件的差异化很难做到,且容易被超越,且成本很高;业态及商品的差异化基本不可能……;唯有从“体验与文化”、“历史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立足南岸并跳出南岸,着眼大重庆及外来商游客群,方能承载100万巨量商业体的可持续发展。
要达此目标,唯有政府从城市营运的角度,不走寻常路,重新定义新南坪,打造新南坪、丰富新南坪并持续推广新南坪。
新南坪臆想
1、城市形象定位:新南坪,一个最具人文化情怀的浪漫之城!
2、人文特质解析:“四有”新城:有味道、有色彩、有文化、有情调。
3、软实力:充分营造“便捷、高效、开放、福商”的政务服务机制。
4、定位解析:
南岸文脉:大禹文化、盛唐寺庙、开埠商潮、抗战文化、3G引擎、南滨夜色与美食、南山风景、温泉文化、大学城文脉……
让新南坪商圈成为诠释南岸抑或重庆历史人文的窗口,将巴渝文化尤其是南岸历史脉络植入新南坪商圈的硬体之中,让南坪商圈成为重庆人了解自己,外埠人士了解重庆的一个轻松体验之地。
让五条步行街各具主题,成为展示南岸,诠释重庆的风景;
让人们购物休闲成为徜徉厚重悠长的巴渝文化的一次洗礼;
让心急浮躁的重庆人脚步在此舒缓;
让满眼的四季姿彩(春的绿、夏的翠、秋的黄、冬的红)柔化高楼林立“国际都会”;
让弥漫于空气中的自然的芬芳(桂花的醇香、香樟的清香、玫瑰的甜香、玉兰的浓香、丁香的)……替代令人窒息的火锅味道,沉醉而引人瑕想;
让重庆的历史人文雕塑成为新旧重庆文脉传承的驿站,人们留影纪念的摄影点;
让人们能在南坪步行街中真切感受自然四季与历史轮回……
让新南坪成为“人文重庆、森林重庆、礼仪重庆、情调重庆、”的载体,让新南坪的全新城市形象完全跳出主城五大商圈“规模与档次”的狭隘之争,以高屋建瓴的姿态独树于重庆主城,远播于中华大地。从而在最具人文气质的环境中成就重庆乃至西部的商业传奇。
4、“四有”框架:
A、有文化(历史文脉街头化)
每条街区借用南岸或重庆的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进行系列化演绎,通过主题雕塑具像表达与文字的辅助阐释,构建“十步一景,五步一典(关于南岸或重庆的典故)”的历史人文长廊,并成为市民及商旅客群拍照留念点,让重庆及南岸的历史文脉街头化。而后期政府还可设计特定的日子对南岸历史名人进行祭奠,对重庆或南岸历史文化进行传承。
关于南岸、重庆历史文脉的发掘;历史文脉街头化、平民化及邀请名人名家与社会公众、大众传媒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新南坪形象的宣传推广的极佳契合点,完全可以深层次、系列化演绎。
B、有味道(遍植木本芳香树种,让南坪四季弥漫在自然的芬芳之中)
去过杭州,很享受杭州街头四处弥漫的醉人的桂花香……重庆五大步行街均较为重视绿化,但更多的是停留在树种的名贵(如从解放碑商圈购植两棵价值RMB200万元的罗汉松便可见一般。这是城市绿化的高消费,但为此埋单的却是广大的纳税人)、稀有、高大、视觉的错落,但去很少从植物本身的气息上考虑。如南坪步行街的绿化从亲民路线,遍植四季吐露芬芳的树种,可以想象步行其间的那种惬意与神往。
C、有色彩(让徜徉于南坪步行街的人们可以充分感知四季交替的活力姿彩)
在主步行街上选择性的种上代表不同季节的优质树种,充分体现春的绿,夏的翠、秋的金黄、冬的中国红。如秋日金黄的片片银杏叶在风中随风飘舞、而火红的枫叶点染苍凉的冬季(没有查过枫树是否是冬季红叶哈,如有误请谅解),甚至可以让我们的市政保洁故意留存昨夜飘落但却让人一叶知秋的落叶……让诗意的意境配合格调的商业!
我想用自然的有生命的色彩去引领公众的视线,远比我们去生硬的统一我们建筑的色调带来的审美情调更能持续,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时时牵动人们的真切的心绪。树是有生命的,树是会成长的,时间的铬印与苍桑会伴随树的成长,但色彩的变幻却四季如常。(当然也可结合不同街区地面铺陈的色调)
D、有情调(以艺术之名、以文化之名、以格调之名,构建有情调的购物休闲新境界)
因道法自然、因文化积奠,因势利导,充分构建新南坪商圈的独特的人文关怀的情调,引导我们的大型商业体,我们商业名企业除了使用简单粗暴的价格战之外,更多的将商业与文化、艺术嫁接,营造和谐而有情(格)调的商业环境。当然不遗余力的引进首进西南、首进重庆的时尚品牌、知名商企业是一个前提。
5、“软实力”:充分营造“便捷、高效、开放、福商”的政务服务机制。
目前重庆从上而下,各区县已展开如火如荼的招商引资攻坚战,对各类优势商业资源争夺已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渝中区解放碑商圈为了打造高端商业集群,政府开出30个品牌名单,每引进一个世界级奢侈品牌最高奖励达20万,当然还有相关配套政策)。对于南坪商圈的招商引资,也应当在确定总体定位的基础上,对符合南坪商圈定位且首进重庆的知名品牌/商业名企业的引进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虽然多数企业不会将政府的扶政政策的多寡作为是否投资进驻某板块的重要决策依据,但至少表明了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的态度,同时这确实也是一个招商引资的加分项;至少在因地价高企业导致的租金高企,商业企业拓店成本大幅上升的现阶段,有利的扶持政策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初创期的财务负担的)
向上海等中国商业高地的知名商业板块的政府管理服务机构学习其“开明、规范、高效、福商”的政府服务机制,为入驻企业、商家提供高效服务,营造一个公平、开明、规范的营商环境(最好能够简化流程实行一站式办公)。
下大力气整治新南坪的市政环境,还市民一个整洁、有序、清新的商业街区,并持续推进对社会公众文明、环保的教育引导,力求向世人展现一个文明的有底蕴的有独特气质的现代重庆、时尚南岸的精神风貌,构建属于南岸,属于南坪的城市商业名片,以提升资方投资南岸,进驻南坪、持续发展的信心……全方位构建新南坪商圈的营商“软实力”,并持续坚持,对于提升南坪城市商业形象是大有裨益的!
纵观世界百年老街,恒久商业中心无不是基于多年历史文化积淀与传承(现在有种倾向做商业或做城市言必“香港中环、日本新宿/银座、法国拉德芳斯,美国纽约”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研究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城市定位,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独特优势??我尚未出国,所以眼界狭小,并稍显愤青,望见谅)……一个后起商圈的崛起如果只是在表面上去超越周边(模向比较)以往(纵向比较),不深层次的去发掘本身故有的文化特质,这种繁荣往往很难持续。
以上观点与构想当然是建立在新南坪商圈大的基础设施的完备与科学的基础上的,且基础设施(交通组织与产业布局)非常的重要。正如一个商业体的成熟需要加以时日,而一个商圈的成熟则更是如此。它需要有一个强力的组织与整合、坚定的执行与细节的完善,加上不断的创新并将此城市形象通过各众渠道及形式进行持续的传播。
对于主城五大商圈之尾的南坪,有这次历时三年的“欲火重生”般的颠覆与重塑,不管其结果若何,毫无疑问其过程是艰辛而曲折的,新南坪在1年之内将何姿态重现,这之于重庆、之于南岸都将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
(作者:谢尚伟)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