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国际进驻常州 业内人士称有4大不同
1999年,常州商界泛起从未有过的涟漪:中油国际购物中心进驻。作为当时常州有史以来第一家外来百货商场,中油把一些中高端品牌带进了常州,为常州人打开了认识它们的一扇窗。
仅一年多,“先驱”变成了“先烈”,中油国际购物中心不得不关门。来自美国的总经理唐毅黯然离开。“那会儿,常州人根本没有品牌概念,商场定位太超前,选址也有问题。”时至今日,唐毅每每提到这段经历,都这样总结。
2004年,沉闷已久的常州商界再次出现变局。上海百联集团牵手常州嘉业公司,东方商厦来了。
可惜,才过两年,就在2007年的3月,东方商厦突然撤离。理由有点相似,只是外加了一条:与新世纪、泰富几步路之隔,发育不起来。
四大不同
如今,金鹰国际集团强势进入。此次,他们的胜算几率又有多大呢?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前两家抢滩者,在很多方面,金鹰国际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
一是商业环境不同。当年,中油和东方商厦试水高端进来时,常州人对品牌的概念是陌生的。随着近年来市场的成熟,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品牌认知度,已跨越了很多步,开始形成一个特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据了解,目前在常州的中高端百货商场,20%的顾客创造了70%的业绩。而中高端品牌在常州市场的号召力,也让众多国际顶尖品牌公司对今日的常州刮目相看。在省内众多城市中,顶尖大牌在常州市场的业绩排名,常常高居首位。
二是进驻的业态不同。中油和东方商厦当时均以单体百货店的形式进来,和常州商界同质竞争;金鹰国际则以商业综合体示人,业态上胜人一筹。
三是物业形式不同。中油和东方商厦进驻时,均是租赁形式;金鹰国际则是自已购置物业,规划百年大计。
四是品牌整合、维护力度不同。相比前两家,金鹰国际的运营能力要强大得多。据了解,金鹰拥有一大批服饰、化妆品奢侈品牌,像CUCCI、兰蔻等,其中国际一线化妆品品牌就达30余家,12家单柜业绩均超千万元。去年,南京金鹰新街口店兰蔻专柜以4800万元荣登全球第三,该店的国际一线化妆品的销售额达3亿元。而其他品牌,像赫莲娜、倩碧、娇兰、资生堂,都排名全国第二,雅诗兰黛、希思黎、SK-II则是全国第三。另外,运营、维护品牌体系的能力也相当强,对进来的大牌,维护工作十分到位,始终坚持与品牌公司实现共赢。
知己知彼
“了解常州的消费习性,实现本土化,让当地消费者认可,是首先要做的。”金鹰国际集团的姿态已然明了——懂得常州,融入常州,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金鹰国际集团相关人士说,他们希望入驻后,能将中高端的小众消费人群和大众消费人群区分开,最终形成“紧跟时尚,偏向奢华”的格局。
针对目前常州商家也已拥有一大批大品牌的现状,金鹰国际表示,尽管这让很多人认识了它们的名字,但真正了解其文化的消费者却不多,而常州消费者对大牌的跟潮现象又挺重;因此,金鹰国际进常后,会依托他们在奢侈品牌方面的优势,策划时尚盛会,让常州的时尚步伐迈得更稳更快。对那些常州商界已有的一些国际大牌,同样拥有的金鹰国际,会谨慎地去丰满它们的货品线,而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牌子不少,但其中有的只有配饰没有鞋包,有的只有化妆品没有服饰,以致让有能力的消费者选择去上海购物。
(常州日报)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