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巴克看昆明商业地产“喜新不厌旧”
星巴克来了,百人排队只为买一杯咖啡。H&M开业了,上百名年轻人踩破门槛只为购得一件新款靓衣。这些新品牌商家落地,足以让一部分昆明人为之沸腾,让某个商业地产获得一定时间的关注及认可。我们可以说,这些项目是成功的,因为它引进了别人没有的品牌,刺激了部分消费需求;我们也可以说,这些商业地产离成功还很远,因为它不能保证只凭这个品牌能一直火下去。
单个品牌商家有多长的生命周期?昆明的商业地产如何吸引一线品牌商家的注意?和商家谈判时的分寸如何拿捏……或许关注了本周地产圆桌,你能找到一些答案。
4月28日,星巴克在昆明试营业的第一天,早晨7点店门前排起百米长龙;5月20日,H&M在金鹰购物广场营业,吸引上百名年轻人纷纷进店抢购,店内保安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放行十几人进场选购,以避免发生踩踏事件……近段时间,在昆明亮相的新品牌几乎都引来了人潮及关注,这样看来昆明的消费力并不低。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昆明人喜欢消费什么?什么样的品牌更适合昆明消费需求?
不管是因为猎奇还是追求新鲜感,星巴克、H&M落地昆明,的确在瞬间激发了昆明人的消费潜力,然而当一切尘埃落定,回看当初的繁华时,我们或许只能用“激情消费”来形容曾经的这一切。不是我们看待事情武断,而是因为随着这些品牌商家门店的增多,它们或将因为被市场逐渐熟悉之后,褪去“新鲜感”,像沃尔玛、肯德基等前人一样,变得不再“独特”。
显然,光靠“新鲜感”保持品牌的生命力,不是一个成功商家的做法,那么,要留住消费力,品牌商家在后续应如何经营企业品牌呢?风之玲地产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左琦认为,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比,昆明的物价其实并不比一线城市低,昆明存在一定的消费力。但这股消费力却有外溢倾向,这主要是跟昆明现有商业品牌不足有关。因此,开发商需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延长商业项目的生命周期, 不断创新经营模式获得客户。其次,新的商业品牌在进入一个城市的前五年都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随着同类型品牌的入驻,发展的趋势将逐渐下滑,十年后可能会逐渐淹没于市场,因此开发商需要不断丰富业态配比。风之玲市场调查研究公司策划部经理纪磊认为,开发商在商业地产运营初期可能会通过试喝、试用等方式来引导市场的消费能力和行为,之后会将精力放在营销宣传上,比如投放广告来提升产品知名度吸引消费,扩大消费圈层等。
昆明商论
主持人
金芳芳:云信黄金楼市记者
嘉宾
左琦:风之玲地产咨询公司副总经理
纪磊:风之玲市场调查研究公司策划部经理
梅永丰:昆明百大集团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政策利好+区位优势为招商赢得筹码
主持人: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商业占据主导地位,一个好的品牌要进驻一个城市,首先会参考这个城市的总体消费力和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从目前来看,昆明的消费力是巨大的,然而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是否已经足以吸引到大品牌商家呢?大品牌商家入驻昆明更看重的是什么因素呢?
左琦:去年我和星巴克的相关负责人聊天时,得到的信息是,2012年以后星巴克才会开展对昆明的拓展业务。几乎是提前了一年的时间,就在云南确立了面向东南亚“桥头堡”地位之时,星巴克提前进昆了,这也充分说明品牌的入驻和国家对地区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云南现有的区位优势有助于昆明的商业地产走出去招商。而如果商业地产项目的选址较好的话,也会加大与品牌商家谈判的筹码。
纪磊:好的品牌选择在一个城市发展,会遵循城市发展的一个模式,比如在昆明,品牌商家在选址上会首先考虑主城区核心商圈,占据一个城市最繁华的区域,之后才会就市场情况而进行扩张。扩张路线可能会先考虑北市区,接着是南市区,最后是西市区、东市区,甚至是呈贡新城。
招商前期 做好牺牲部分利益的准备
主持人:既然目前昆明整个市场的大环境利于招商,商业地产也应走出去招商,但在向外招商的过程中,由于品牌商家的强势,很可能条件谈不妥就不与之合作。那么昆明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在走出去招商的过程中,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
纪磊:一个品牌确定在某个城市发展,是不受项目影响的,关键是看整个市场是否有需求,而项目只不过是品牌的落脚点而已,因此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在招商中很可能要牺牲自身的很多利益,才能引入这些品牌。
左琦:不同的品牌商家要求会不一样,昆明的商业地产要走出昆明招商,招到好的商家,就要准备好牺牲部分眼前利益。比如首先,项目本身的区位必须要好,符合品牌商家心目中的理想位置;其二,给品牌商家的租金要低,租期要长;其三,品牌商家入驻后物业管理费也不能过高;其四,很可能有些品牌商家还会要求开发商需保证每月营业额要达到多少;其五,某些品牌商家对进驻的项目在建筑设计、交通栋线、电梯配比等多方面有较高要求。
■商业视角
大商带小商 有利于商圈发展
主持人:我们知道,商业地产的运营最终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走出去招商,必须要付出如此多利益,那么开发商最终从哪里获利,这是否也是阻碍昆明开发商走出去招商的一个最大原因呢?
纪磊:虽然在招商过程中,可能会遇上品牌商家的刁难,但牺牲眼前利益,换来的是今后商业地产整体运营的长远利益。在招商前,商业地产开发商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商业项目定位,确定自己的主力店、次主力店以及主力品牌是什么,然后再和品牌开发商谈合作。
左琦:短期来看,引入品牌会损失一部分利益,但这部分利益可以从别的商家弥补过来。比如先牺牲眼前利益招进主力店、次主力店和主力品牌商家,以此吸引其他品牌商家入驻,付出的代价会相对少一些,而且与这些商家谈合作时,租金和成本等都可以再谈,甚至是高谈。因为项目的品质已经摆在那,主力店已经入驻,不愁吸引不到好的品牌商家;其次从长远来看,昆明的商业地产一直做运营路线,最终的结果是想让自己的资产打包上市,这才是开发商追求的极致资产运营方式;而一个大型基金公司评判一个项目是否好,不是看区域,而是看项目究竟有哪些连锁品牌。如果以大商家带动小商家的形式招商,利于项目的评估,对今后打包上市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观点交锋
招商重“新奇”品牌 可刺激消费
主持人:在商业地产的运作中,招商并不是一件最难的事,最难的在于开发企业对项目前期的定位、规划,包括业态布局、建筑规划、选址以及开发商对项目消费群的定位等方面,如何吸引品牌商家的注意力,业内人士们有什么好法子吗?
梅永丰:如果把商业地产比做一件衣服,那么招商其实只是布料的选材,而项目的定位则是衣服的裁剪、设计,虽然布料的选择也很重要,但真正决定一件衣服是否有市场主要看其裁剪和设计。转过来也可以辅证商业地产的开发,前期的项目定位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如果不找准项目的定位,不明确项目面向的消费群体,而盲目跟风来做商业地产,那么同质化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商业地产也会面临没有出路的困境。
左琦:从目前昆明的消费群体来看,很大一部分消费力在年轻群体,因此商业地产在招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考虑这部分群体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态,比如求新、追求时尚,而引入更多时尚、新奇的品牌,来刺激这部分群体的消费。
昆明商家走出去 需发展资源型商业
主持人:目前昆明现有的品牌商家几乎是省外甚至国外的品牌企业,昆明本土商业品牌为何难以吸引大型商业地产的眼光?本土商家应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如何将品牌做大做强?
左琦:昆明的商家更多的是家族企业,以家族化的管理模式来运营,而不是以客观的职业经理人来运作品牌,造成商业品牌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较窄。
纪磊:昆明的商业发展理念比较落后,品质的提升较为滞后,加上外部竞争、管理模式、资源有限等原因,难以将品牌树立起来,很难跟知名品牌商家竞争,更谈不上走出昆明吸引外省商业地产项目。如果昆明要做自己的商业品牌,那么应当与云南的资源挂钩,比如茶文化、民族文化等云南特有的资源,商品的价值才会有所体现。
(云南信息报 金芳芳)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