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即时零售,品类及品牌的更迭趋势分析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云栖居士
编辑/娜娜
编者按:即时零售已然成为零售行业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正深刻改变着传统零售的格局。当下,阿里、京东、美团三大巨头在即时零售赛道的火拼愈演愈烈,京东作为后来者要虎口夺食,阿里依托饿了么志在拓展出更大的电商市场,美团则要守住自己的“江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将是最终赢家?面对即时零售的浪潮,传统零售将如何应对?对整个零售行业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当下,即时零售成为了零售行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这种零售模式的兴起,得益于消费者对便利性的极致追求,以及移动互联网、物流配送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从品类覆盖来看,即时零售已从最初的生鲜食品,逐渐扩展到酒水饮料、日用百货、数码家电、美妆护肤、潮流玩具、运动用品、鲜花绿植、母婴用品、宠物用品等几乎所有品类。配送时间也不断缩短,多数平台承诺30分钟送达,部分区域甚至实现了15分钟极速达。可以说,即时零售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刻改变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重塑着整个零售生态。
一、品类的兴衰
即时零售浪潮下,品类的更迭逻辑是:即时性重新定义消费价值。
1、崛起品类:高频刚需与情绪消费的双引擎
生鲜食品:生鲜食品一直是即时零售的核心品类之一。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新鲜度和及时性要求极高,而即时零售能够完美满足这一需求。通过与周边的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合作,即时零售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送到消费者手中,让消费者随时能够享受到新鲜的食材。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消费者减少外出购物,即时零售的生鲜配送服务更是成为了保障居民生活的重要力量。
酒水饮料:酒水饮料在即时零售中的增长也十分显著。无论是朋友聚会突然需要补充酒水,还是消费者在家中想即时享受一杯冷饮,即时零售都能快速响应。特别是在一些节日、赛事期间,酒水饮料的即时需求更是大幅增加。同时,一些新兴的低度酒饮,例如果酒、气泡酒等,也在即时零售渠道受到年轻消费者的热捧,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休闲食品:休闲食品的即时消费场景众多,消费者在追剧、加班、嘴馋时都可能产生即时购买休闲食品的需求。即时零售平台上丰富的休闲食品选择,以及快速送达的服务,正好满足了消费者这种即时性的冲动消费。小规格包装的休闲食品在即时零售中更受欢迎,方便消费者即时购买和食用。
应急用品:应急用品,如药品、电池、雨伞等,当消费者急需这些物品时,即时零售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例如,当消费者突然生病需要买药,或者家中电器电池没电急需更换,去线下店铺购买可能不方便,而电商平台又无法满足即时需求,即时零售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药品、电池等应急用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特别是在一些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雨、雪天气,消费者对雨伞、雨具等应急用品的即时需求会大幅增加,即时零售能够快速满足这些需求。
2、衰退品类:计划性消费与高溢价商品的失势
大家电:大家电产品,如冰箱、电视、洗衣机等,虽然也有部分消费者会选择即时零售购买,但整体增长较为乏力。一方面,大家电属于耐用消费品,消费者购买频率低,且购买决策过程较长,通常会经过多番比较和考虑,不太会产生即时购买的冲动。另一方面,大家电体积大、重量重,配送难度大,配送成本高,这也限制了其在即时零售中的发展。此外,大家电的安装、售后等服务较为复杂,即时零售平台在这方面的服务体系相对不够完善,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非急需的家居用品:一些非急需的家居用品,如大型家具、家纺用品等,在即时零售中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这类商品消费者通常会提前规划购买,会去线下家居卖场或在传统电商平台上进行选购,以便能够更好地对比款式、材质、价格等。而且,这些商品的体积较大,储存和配送都存在一定困难,即时零售平台难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配送,所以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增长也较为缓慢。
高端奢侈品:高端奢侈品的消费群体相对较为小众,且购买行为较为谨慎,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品牌专卖店、高端商场等场所购买,以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和品质保障。即时零售平台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便捷性,但在消费者心中,其在奢侈品鉴定、售后服务等方面可能存在疑虑,这使得高端奢侈品在即时零售中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此外,高端奢侈品的品牌形象和定位较为高端,品牌商也担心过度依赖即时零售渠道会影响品牌形象,因此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投入相对较少。
二、品牌的变革
1、乘势而上的品牌
本地知名品牌:本地知名品牌在即时零售浪潮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对本地市场非常熟悉,了解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与本地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关系紧密。例如,本地的生鲜品牌,由于其采购渠道本地化,能够保证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和及时性,并且在配送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与即时零售平台协作,实现快速配送。
同时,本地知名品牌在本地消费者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较为认可,因此在即时零售平台上能够获得较高的销量。以某本地知名的面包品牌为例,通过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在早餐时段能够快速将新鲜出炉的面包送达消费者手中,满足了消费者对早餐食品的即时需求,销售额实现了大幅增长。
反应敏捷的新兴品牌:一些新兴品牌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即时零售带来的机遇,迅速调整品牌战略,积极布局即时零售渠道。这些新兴品牌通常具有创新的产品理念和灵活的运营模式,能够快速适应即时零售的特点。
例如,一些新兴的低度酒品牌,针对年轻消费者在即时零售平台上的消费需求,推出小瓶装、个性化包装的产品,通过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开展线上营销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同时,新兴品牌借助即时零售平台的数据反馈,能够快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意见,进而对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实现品牌的快速发展。
数字化程度高的品牌:数字化程度高的品牌在即时零售中更具竞争力。这些品牌拥有完善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配,确保在即时零售平台上的商品供应充足。同时,它们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能够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了解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实现精准营销。
例如,某知名美妆品牌,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消费者在即时零售平台上的购买行为、浏览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为消费者推荐个性化的美妆产品组合,并在平台上开展专属的促销活动,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转化率和复购率。
2、面临挑战的品牌
传统大型品牌:传统大型品牌虽然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渠道覆盖,但在即时零售浪潮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传统大型品牌的供应链体系较为复杂,层级较多,在即时零售要求的快速响应和高效配送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例如,一些传统食品品牌,其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经过多个环节,库存周转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即时零售平台对商品新鲜度和及时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传统大型品牌的营销模式相对传统,对线上营销尤其是即时零售平台上的营销方式不够熟悉,在与年轻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在即时零售渠道的市场份额被新兴品牌和本地品牌抢占。
渠道管控严格的品牌:部分品牌对销售渠道管控较为严格,它们担心即时零售渠道会冲击现有的传统渠道,影响与传统经销商、零售商的合作关系,因此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较为谨慎。然而,随着即时零售市场的不断扩大,这种谨慎的态度可能会导致品牌在即时零售渠道上的滞后,错失市场发展机遇。
例如,一些品牌为了维护传统渠道的价格体系和市场秩序,限制产品在即时零售平台上的销售价格和促销活动,使得产品在即时零售平台上缺乏竞争力,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
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同质化问题较为普遍。对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品牌来说,在即时零售渠道中很难脱颖而出。因为消费者在即时零售平台上购物时,更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如果品牌的产品与其他品牌相似,缺乏独特的卖点和优势,就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例如,在休闲食品品类中,很多品牌的薯片产品口味、包装相似,消费者在即时零售平台上选择时,往往会优先选择价格更优惠、配送速度更快或品牌形象更具吸引力的产品,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品牌则容易被消费者忽视。
三、发展建议
1、关于品类发展的建议:
一是挖掘即时消费场景。各品类应深入挖掘自身在即时零售中的消费场景。例如,对于生鲜品类,可以针对晚餐时段消费者突然需要购买食材制作晚餐的场景,推出“30分钟晚餐食材套餐”,包含新鲜的蔬菜、肉类、调料等,满足消费者快速制作晚餐的需求。
对于酒水饮料品类,除了传统的聚会场景,还可以挖掘居家独酌、深夜加班提神等场景,推出适合单人饮用的小瓶装产品。通过精准定位即时消费场景,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提高品类在即时零售中的销量。
二是优化产品规格和包装。根据即时零售的特点,优化产品规格和包装。对于休闲食品、饮料等品类,应增加小规格包装产品的比例,方便消费者即时购买和食用,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决策难度。对于一些易损耗的品类,如鲜花、水果等,要改进包装设计,确保在快速配送过程中产品不受损坏,保持良好的品质。
三是加强品类间的协同组合。不同品类之间可以加强协同组合,推出关联产品套餐。比如,生鲜与调味品组合成“烹饪套餐”,休闲食品与饮料组合成“追剧套餐”,办公用品与文具组合成“办公应急套餐”等。通过这种品类间的协同组合,既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求,提高了客单价,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同时,即时零售平台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购买组合偏好,为消费者精准推荐关联产品套餐。
2、关于品牌发展的建议:
一是拥抱数字化转型。品牌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对库存、物流、销售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即时零售平台上的订单需求。
利用数字化营销工具,如社交媒体营销、直播带货等,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数据分析消费者在即时零售平台上的行为和偏好,为产品研发、营销策略制定提供依据,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例如,品牌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历史和偏好,在即时零售平台上为消费者推送专属的优惠活动和新品推荐。
二是平衡多渠道发展。对于传统大型品牌和渠道管控严格的品牌,要正确认识即时零售渠道与传统渠道的关系,采取平衡多渠道发展的策略。可以通过与传统经销商、零售商合作,共同开拓即时零售渠道,将传统渠道的资源优势与即时零售渠道的便捷性相结合。
例如,品牌可以让传统经销商作为即时零售平台的供应商,负责商品的供应和配送,同时给予传统经销商一定的利益补偿,避免渠道冲突。同时,品牌要制定统一的价格策略和服务标准,确保在不同渠道上消费者都能获得一致的品牌体验。
三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针对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品牌,要注重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从产品创新、品牌形象塑造、服务提升等方面入手,突出品牌的独特价值。在产品创新方面,可以研发具有独特功能、口味、设计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在美妆品牌中,可以推出针对特定肤质或特定场景的化妆品。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通过品牌故事、品牌文化的传播,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吸引目标消费者。在服务提升方面,提供快速配送、优质售后等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写在最后
即时零售绝非传统渠道的简单替代,而是一场对“消费时空关系”的彻底重构。当30分钟交付成为标配,消费者为节省的时间付费,为即刻的情绪满足买单,这就必然催生品类及品牌格局的洗牌。
即时零售作为一种新兴的零售模式,正深刻地改变着品类和品牌的发展格局。在品类方面,生鲜食品、酒水饮料、休闲食品、应急用品等品类在即时零售中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而大家电、非急需的家居用品、高端奢侈品等品类则面临增长乏力或收缩的挑战。在品牌方面,本地知名品牌、反应敏捷的新兴品牌、数字化程度高的品牌在即时零售浪潮中能够乘势而上,而传统大型品牌、渠道管控严格的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品牌则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在即时零售浪潮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品类和品牌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品类应挖掘即时消费场景、优化产品规格和包装、加强品类间的协同组合;品牌应拥抱数字化转型、平衡多渠道发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只有这样,品类和品牌才能在即时零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零售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及时洞察即时零售浪潮下品类和品牌的更迭趋势,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是抓住市场机遇、应对市场挑战的关键所在。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