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服务董事长杨掌法:信任不是口号,而是每一天的坚持
出品/联商网
整理/灰灰
6月25日-26日,2025联商网大会暨美好商业年会在杭州隆重举行,大会继续以“信任”为主题,秉持发现美好、创造美好、传播美好的使命,与更多美好企业碰撞交流,携手并进,共同践行美好!
会上,绿城服务董事长杨掌法带来了“唯有信任不可辜负”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当下整个社会的信任感都在流失,商业领域更是如此,消费者对商家、员工对企业、甚至同事之间的信任都在减弱。
他表示,信任不是口号,而是每一天的坚持,期待和各位零售业的朋友合作,一起让商业更有温度,让社会更美好。
绿城服务董事长 杨掌法
以下是杨掌法演讲全文(经联商网编辑):
非常感谢联商网和庞总的邀请,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信任”这个话题。我是绿城服务集团的负责人,虽然现在从事物业服务,但早年也在商业零售系统工作过。我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省商业厅,和庞总(联商网董事长庞小伟)曾经在大院里一起共事,在惠民路56号,我还建了个群叫“曾经的56号”,还有很大的一批朋友和同事。
那个年代的商业零售和现在不一样,当时商业厅管得很宽——烟草、石油、“五交化”、百货、餐饮都归我们管。后来我加入绿城,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今天这个命题作文让我讲“信任”,我觉得这个话题既朴素又沉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士为知己者死"讲的就是信任。但现在呢?大人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整个社会的信任感都在流失。商业领域更是如此,消费者对商家、员工对企业、甚至同事之间的信任都在减弱。
一、信任缺失的根源
为什么现在信任这么稀缺?我觉得核心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为谁而干。大家知道胖东来,它的员工很清楚自己在为"东来大哥"干,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东来大哥给了员工足够的信任,而员工也信任他。这种双向信任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但在今天,很多企业的基层员工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为谁工作。绿城服务在全国有4000个项目,16万员工(包括外包),如何让他们愿意主动付出?光靠考核机制不够,关键是要建立信任——对"绿城"品牌的信任,对管理团队的信任,对同事的信任。
现在的社会,信息发达了,但人与人反而更陌生了。我们能在网上看到全世界的事,却很少真正了解身边的同事、邻居甚至家人。大家习惯了线上沟通,线下互动越来越少,社会从“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而信任的前提是相互了解,没有了解,何来信任?
二、绿城的信任实践
绿城从创立之初就在思考如何构建信任。我们做了几件事:
基础服务:建立专业形象
早期的住宅小区都有传达室,保安通常是坐着值班的。但绿城规定:所有保安必须是退伍军人,且必须站岗。我们认为,坐着是管理,站着才是服务。这个细节让业主感受到专业和尊重。
另外,绿城成立之初提出“创造城市的美丽”,希望每个城市当中最美的房子是绿城建设的。所以绿城的物业服务也要创造美丽,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要求所有绿城小区的外立面保持整洁——不允许装雨棚、晾衣架、封阳台。这种严格的管理,让业主相信我们能维护好社区品质。
增值服务:从物业服务到生活服务
2006年,我们请盖洛普做业主调研,发现业主除了基础物业服务,还有更多需求。于是2007年,我们推出“园区生活服务体系”,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服务。
“海豚计划”:2009年启动,让小区孩子免费学游泳,17年来,已有21万孩子参与,能够构筑我们在这个领域、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护城河,建立起业主的信任。
老年大学:绿城在2006年率先成立绿城健康管理促进公司,针对慢病的管理和健康的管理。现在在全国成立380多个老年大学,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社区零售:严选商品直接送到业主家,今年销售额预计超20亿。
这些服务让业主对绿城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甚至有人因为“舍不得海豚计划和老年大学”而不愿搬走。
当绿城进入到第三阶段的时候,它的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文化服务,把绿城的人文理想主义融入到我们的各项服务当中去,倡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去构建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社群文化。让我们业主在小区里面从陌生人社会,由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所隔离的变成熟人社会,变成长者友好型社区、儿童友好型社区。
文化服务:让陌生人变熟人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叫“远亲不如近邻”,但现在的人住在高楼里,认识邻居的人很少,更不要说远亲不如近邻。
因此,绿城服务在思考,物业企业如何能够为广大业主构建起一个熟人社会?我们通过社群活动(比如亲子活动、兴趣社团),让业主从“陌生人”变成朋友。绿城的小区里,业主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社区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有温度的“熟人社会”。
不管对于我们自己,还是对于我们的客户,绿城倡导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对自己的信任、对客户的信任,把信任传递出去,让这些传递给更多的人,相互之间传递信任、传递美好。
三、信任是最大的回报
我们一直倡导服务向善、商业向善,从善意的角度去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我们也认为信任是最高的回报。
最近几年,很多人在呼吁“取消物业”或“降低物业费”。确实,如果业主和物业之间缺乏信任,看到的全是问题。
传统物业的工作(比如防盗、装修管理)的需求确实减少了,这样降价是合理的。但业主的新需求(比如生活服务、社群运营)在增加,如果物业企业能够提供物超所值的、差异化的服务,构建友好型的社区,让业主能够耳目一新,业主也会愿意为价值买单的,这也在不断地在推动着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在全国物业降价的同时,绿城去年在绿城项目里面提价1亿多人民币,得到了广大业主的信任和认同、理解。
四、信任需要行动
信任,是我们最大的内循环。今年我们开了三个重要会议。
1、315全国业主代表大会:业主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只要我们能够和业主深度地信任,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解决不了。听取业主意见,推出“深度服务体系”。
2、围绕着五一国际劳动节,在4月份召开了全国员工代表大会: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客户,只有员工有愿力、有自驱力,他信任公司,相信公司的决策和战略,才会全身心投入进去。同时,为了回报员工,绿城服务推出了“深度关爱体系”,比如给员工多放几天假(子女生日、结婚纪念日等都可休假)。
我们现在自营的员工和外包的员工在园区里面服务的团队总共超过16万人。当然,有一半的员工不是跟我们签劳动合同,但也是在我们园区里面为我们客户提供服务的。我们也要关心他们的吃饭问题、住宿问题,给予他们尊重。
3、基层员工关怀:去年,我去看项目时发现清洁工拿着家里烧的饭,到项目上微波炉热一下。当天我就下定决心立刻推动“一餐饭工程”,在每个项目当中配备了同样提供给我们业主非常优质的大米、电饭煲,即便是外包员工都能吃上热腾腾的一碗米饭,让全国绿城项目的清洁工都能吃上热饭。
从员工的角度,这是公司一种关心和关爱,但其实更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认同,我们是一个团队,必须相互信任。这样的善意,也在不断激发着善意,连卖米的供应商知道后,都主动送电饭煲给我们。
我们还选了10万名业主担任“幸福里长”,监督服务的同时,也帮我们整合资源。因为小区真正的“主人”是业主,物业只是管家。只有业主信任我们,社区才能更好。
在这个信任缺失的时代,绿城希望用实际行动重建信任——对业主的信任、对员工的信任、对合作伙伴的信任。信任不是口号,而是每一天的坚持。我们也期待和各位零售业的朋友合作,一起让商业更有温度,让社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