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玲:山姆VS开市客 对中国制造商是机会
出品/联商视频
编辑/深海
作为全球两大仓储会员制超市巨头,Costco开市客和山姆都有很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从目前来看,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山姆在发展速度上似乎更快一步。截至2025年5月,山姆中国共有56家门店,对比之下,Costco开市客目前在中国内地市场共有7家门店。
对比两者在中国的发展,联商网顾问厉玲认为,Costco开市客和山姆的背景不同,山姆与沃尔玛一脉相承,根基非常扎实。Costco开市客进中国大陆不久,对市场的熟悉、物流的整合、营运团队的建设还需要时间。希望山姆和Costco都发展得好,中国市场需要更多的平台商发展,对很多制造商来说,其实是机会。
以下为文字实录:
怎么评价山姆店和Costco在中国的发展?
山姆店在最近两三年吧,在国内市场发力,几乎每个店都非常好。Costco进中国时间并不长,Costco开店的第一年是山姆还没有爆发的时候。所以大家对Costco印象非常好,真正的竞争对手来啦,对这个会员卡的理解都是重新开始的。
但你其实想想,山姆店已经在它之前的20年就在中国开店,所以突然之间山姆一发力,大家觉得山姆好像比Costco好嘛,店也多生意也好。而反过来Costco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有点放慢。
其实我一点不觉得是问题。
首先,Costco和山姆店它们的背景不一样,沃尔玛是超市起家的,Costco就是仓储式起家的,它们的基因不一样。
那在美国,应该是60年代初吧,沃尔玛开始发力的,它整个体系是按照超市体系去做的。我去专门看过它们的仓库,一个仓库和多少店相连,距离在多少以内,是严格按科学数据去配比的。
那在那个情况下,山姆店在美国就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好像不需要或者不特别需要去砍掉沃尔玛去做山姆,它完全可以做沃尔玛plus。但在中国沃尔玛就不一样了,它最早布局的是物流、生产,后来布局的是沃尔玛店,现在是主攻山姆店。
但它是一脉相承的,它的根基非常扎实,核心非常强大,你要打倒它不容易。
反过来,Costco进中国大陆不久的,那么在对市场的熟悉,物流的整合,整个物流链的建设,以及营运团队的建设,其实没有那么快。我知道在上海开的第一家Costco,是很多台湾人来支持的,现在也有不少的台湾团队在店里做些支持。
从上到下的员工队伍建设不是一两年能够建设成功的,我相信它们还需要几年时间去整合整一个链,它有能力的,应该可以做的。
现在的商业机会也是有的,但是直接拿它和山姆店来比,那因为背景不一样,机会不一样,现状不一样,本地化的能力不一样。所以在山姆店发展好的时候,Costco就还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但从心里来讲,我是希望山姆也好,Costco也好,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供应商,其实需要更多的平台商来支持来让我们发展,这两个品牌在货物需求上面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对很多制造商来说,其实是机会。
我们有14亿人的市场,那这两个店多做些我们的市场,对我们制造业是最大的支持,对我们消费者是最大的帮助。所以Costco现在在开出几家店以后,脚踏实地,把基础踏得更坚实,然后再有一个小高速的发展,有的是机会。
未来十年,我对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是看好的,但是绝对不是虚胖。新创企业更要吸取其经验教训,第一步就走正路,就去关心你的员工,关心你的消费者,关心你的供应商,就会有未来。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