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供销社:运用超市连锁网络 把农产品输向四面八方
我社下属改制企业宁波中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首家股份制连锁超市企业,创建五年来始终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经营策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公司有连锁门店32家(其中:直营门店8家、加盟店22家),营业面积18200平方米,2002年实现销售1.08亿元。公司在积极拓展农村连锁超市网络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连锁网络遍及城乡的优势,从1998年开始进入农产品经营领域,尝试对农产品通过连锁超市网络进行销售,搭起了农产品进入大、中、小城市超市的桥梁,为推销我市的品牌农产品和提高余姚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几年来,连锁超市共购销各类农副产品500余吨,销售额600余万元。
一、调查了解市场信息,大但涉足农产品经营领域
余姚市是个农业大市,物产丰富,盛产数百种农作物和林特产品,杨梅、茶叶、榨菜、茭白等农特产品更是闻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多种经营发展迅速,专业户、专业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经营格局。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但不少农户限于市场信息和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批量进入流通领域,这就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流通组织为之服务。我们通过对农产品及供求情况有的放矢的调查、考察后认为:超市本身有销售农产品的经营内容和连锁网络优势,而我们供销社系统的超市又恰恰具备了这种优势,一是加盟于全国超市的领头羊上海联华超市,有“直通”的渠道;二是作为中联本身也有一定的网络基础和实力,完全有能力把本地优质的农产品上架销售。同时,我们也感到,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不仅农民群众欢迎,对超市自身也是一种发展的潜力和内涵,要大胆探索,挖掘这一潜在的商机,赋予连锁经营新的特色、新的内容。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直接购销农产品探索工作。
二、建立购销流通网络,搭建农产品收购销售平台, 组建购销队伍。
农产品经营,因本身经营特性,需要专业的购销人员,否则什么也办不成。为此,我们从加强队伍建设入手,从组织、机构上逐项落实,于1998年3月组建成立“农副产品开发部”,配备专业农产品采购工作人员,指导生产、组织收购、搞好营销。同时还发挥购销专业户、流通能人的积极性,由他们定点收购后,按质论价交易给中联超市进入流通网络。
构架营销网络。
企业要想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必须要有稳健的经营策略,充分运用自身的渠道、信誉、资金、服务等方面优势,着眼城乡大市场,沟通产销经营网络。几年来,我们具体抓了:一是建立稳定的收购网点,根据各地种植习惯、地理环境、土壤结构等情况,采用合同制、代理制等形式,开发区域性特色产品,如葡萄、笋干、杨梅、榨菜等,确保农产品通过上海联华连锁网络销往江浙沪600多家连锁网点。为进一步开拓浙东名特优新农产品进入国外大市场,我们于2000年初在上海南市区的浙江产品浙正展示中心开设了营业展厅,利用这个展示交易窗口,集中对宁波地区10多种大类100多个品种的名特优新农产品进行展示和销售,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几年来,仅依靠中联超市遍及城乡连锁门店,就经销了余姚品牌农产品120余吨,经销金额207万余元。
三、采取灵活的购销方法,不断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超市直接组织农产品经营,难度比一般日用工业品大得多,我们在经销中特别重视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因品制宜。农产品离不开土地,不可能长时间上市待销或者大批量长时间在途运输。我们结合不同农产品的特点,因品制宜,对农产品收购采取能干的则干收,如笋干、雪菜等,不能干收的则加以保鲜,尽量延长保鲜时间,以保证农产品有充裕的购、运、销空间余地。二是包装加工。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我们对收购的部分农产品分级、分类包装加工,开发适应市场的适销对路商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如本地和外地的红枣、蘑菇、桂园、水产品等干货农特产品,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中联”企业定牌商品,进入超市各网点,至今已成功开发10只农副产品,销售基本看好。三是勤进快销。农产品保鲜期较短,购销环节要少,一到收购季节,我们就专门组织人员和车辆,做到快收、快运、快销,让新鲜的田头产品或水产品迅速进入消费者手中。尤其是对保鲜时间较短的农副产品,采取“以销定购”的方法,如余姚特产杨梅,在旺采季节前,预先与上海联华超市等销售点衔接,确定数量、价格和运输方法,随后到产地直接收购,直运销地。在过去四年中,共销售杨梅50多吨。
近几年,我们虽然在购销农产品上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使农产品购销跃上新的台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目前来说,随企业改革改制的进一步深化,农产品营销面临着不少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是: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基地培育发展资金等,有待于在以后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加以解决。
超市购销农产品虽属嫩芽刚刚破土,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开展农产品深购远销,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具体打算是:
一是加快基地开发建设。农产品基地建设是稳定农产品收购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依托余姚物产优势,通过泗门榨菜专业合作社的榨菜基地近3万亩,低塘舜水蜜梨专业合作社的蜜梨基地5000亩和临山葡萄专业合作社8750亩作为农产品供货基地。
二是巩固发展销售网络。根据农产品经营的布局和特点,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发展销售网络,稳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的经营规模,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把农产品的购销做大做好。
三是加强购销队伍。要以培育过硬的营销队伍为前提,适当的时候,再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农产品的专职购销人员,建立起一支既能指导生产、组织收购,又能掌握市场信息,搞活购销的好队伍。
四是创造改善外部环境。超市参与农产品经营,作为稳农活商的一项新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企业自身努力外,还需要争取各地政府的重视,给予扶持政策,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给予扶持和帮助,以营造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