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终于出台了!”北京地球村减塑联盟的环保专家文衡凤在博客里仅用一句话就表达出了所有减塑志愿者的兴奋之情。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一直以来,环保人士以及商家们的种种努力都犹如泥牛入海,难以撼动中国消费者免费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家乐福对环保袋的推广屡败屡试,但环保袋仍难以“得宠”;
香港百佳的塑料袋收费计划,刚刚推出就遭到市民抨击,尚未支撑够一周时间,便草草收了场……
《通知》的出台让所有环保人士及推行环保的商家“如沐春风”,然而,疑问也随之而来,5个月的时间能否改变中国消费者10多年来免费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一事实而又不会感到“很受伤”?
收费标准成焦点
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有偿使用已成定局,但有偿塑料袋究竟收费多少才合适,0.1元、0.3元,还是0.5元?怎样既可以达到减塑环保的目标,又不会“触痛”消费者价格敏感神经,一时间,塑料袋价格标准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记者在北京右安门华堂超市就塑料袋定价问题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购物的消费者。
刘小姐说:“一毛钱一个比较合理吧。虽然支持环保是应该的,但要是太贵了也接受不了的。”
“我到超市购物一直使用的是自制布袋,”焦女士对记者说:“塑料袋定价应该在1块钱以上,只有高价格才能起到遏制作用。如果塑料袋的实际阶格就几分钱、几角钱,很多人为了购物方便,是不会在意塑料袋是否收费,会照用不误的。”
“综合成本和顾客的接受程度,超市或其他卖场使用的塑料袋的价格应该是:小袋不超过0.1元,中袋不超过0.2元,大袋不超过0.3元。这已经考虑成本价格。”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山表示,“但收费的初衷并不是要顾客承担成本而是要让那些使用塑料袋的人减少用量,是为环保买单,带有惩罚性的意味。”
“我们正期待更加细致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作为有偿提供的直接执行者,一些商家对于塑料袋的价格制定更是表现出了高度关注,“是统一售价还是开放调节,由谁制定,由谁监控,一系列的细则关系着不同商家如何通过定价来吸引客源。”
此外,一些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国家对于塑料袋价格的销售定价同时也关系到塑料产业的走向,关系着塑料袋生产厂家的生存。据悉,塑料购物袋相关标准已经起草完毕,正在征集各方意见,最迟于6月1日出台。
《通知》执行有难度
“《通知》能否在全国有效执行确实是有难度的,可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执行会好些,内地较难。”王山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商家的责任意识和消费者对环保观念的理解与认同问题,监管也是很重要方面,自觉行动是不能长久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商家可能会采取“变通方式”使“有偿使用”成为形式,比如,通过消费者购物达到一定数额赠送塑料购物袋的方式,或者用远低于成本的方式出售给消费者,以鼓励消费,使制度失去意义。
对此,文衡凤提出了解决方法:“只要将塑料袋的出售体现在购物发票上,就可以便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监察。可以参照麦德隆直接打印购物发票的做法,或主动提供小票兑换发票的服务。”
由于塑料袋价格标准尚未出台,如果商家将塑料袋作为商品出售,其利润如何归属,对此王山建议:“6月1日实施后,3个月作为过渡期,分别上调到小袋0.3,中袋0.5,大袋1元。多出的利润上交用于环保事业。”
“政府应该建立环保基金,将塑料袋出售利润的一部分以税收或其他形式收集起来,环保基金将用于资助和推动废旧塑料袋回收再循环利用系统的建立;治理白色污染项目;生活垃圾产生的防止或减少相关的项目以及垃圾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环保教育等。”这是减塑联盟一直以来坚持的主张。
文衡凤向记者表达了对用纸袋作为塑料袋替代品的看法:“我不赞成用纸袋作为替代品,用纸袋是一种极度浪费的行为,不仅成本高,而且用纸袋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森林毁坏。”
减塑已成国际潮流
超市限制使用塑料袋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减少使用料袋除了收费之外,还有征税及其他措施。爱尔兰对每个塑料袋征收15欧分的税款,此举使该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90%。德国的商场、超市都备有塑料袋,但是收费,且价格不菲。日本许多零售店铺以5日元一个的价格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并鼓励顾客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在美国,旧金山对每个塑料或者纸质的购物袋征税17美分,从而使旧金山成为美国第一个对购物袋征收环保税的城市。韩国1999年实行购物袋收费制后,塑料袋的使用减少了60%。在我国的香港地区,有些大型超市实行这样的政策:如果主动不使用塑料袋,超市会从购物款中返回0.1港元给顾客。
世界许多国家的做法颇值得借鉴。据环保人士介绍,目前国内使用的绝大部分塑料袋是不可降解的,虽然有了可降解的塑料袋,但为了经济利益,很多商家还是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有专家表示,向消费者收费可以遏制一部分塑料袋的浪费,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改变塑料袋的材质。今后无毒、无害的环保袋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像款式各异、自动降解的无纺布环保袋、纸质环保袋等前景广阔。
有消费者建议,如果经营单位把节省下来的成本以其他方式转而作为对消费者的回馈,那市民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补偿,反而更容易接受这个措施,有利于新政策的实施。
在厦门等一些城市,超市采取对不使用塑料袋者进行奖励的办法值得借鉴。他们对自带环保购物袋的顾客,在结账时少收0.1元,而使用超市塑料袋的,则不享受此项优惠。奖励的钱虽然不多,旨在鼓励消费者的环保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顾客的消费心理:可用可不用的可能就不用了。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压力不断加大,王山认为,现在最紧要的还是向民众倡导少用塑料袋的环保理念,同时,还要树立垃圾分类意识,方便塑料袋回收。就社会而言,就是要采取一定的制约措施,减少塑料袋的社会使用量,使塑料袋的使用由无限制到有节制。
减少白色污染利国利民,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可操做的管理办法,还需要管理者的智慧胆识。
各方声音
商家:对兼顾环保和便民有信心
“对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我们将全力支持!”日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王填说,有偿使用塑料袋无疑会增加消费者的购物成本,而这对我们的销售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尽管如此,但我们还是会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坚决推行。
“在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的同时,我们还将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并尽量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衔接,力争开发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环保型替代品提供给消费者!”王填说:“消费者的利益就是步步高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一直是步步高追求的目标。我们会尽量不给消费者增加购物成本,而主动采取最合适的方式帮消费者解决这一政策可能给消费者增加的购物成本。”
全力支持国务院下发的《通知》、极积响应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颁发的《响应国务院“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通知”倡议书》是家家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国家一直在提倡绿色奥运这一理念,今年正值奥运年,此项政策的出台给了我们一个为绿色奥运做贡献的大好机会。”对于有偿使用塑料袋,山东家家悦董事长王培桓表示出坚定的信心,“可能在短期里会有一些不便,但长远看不会给市场带来太大影响,家家悦在坚决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还将会积极提供相应配套便民措施,积极开发塑料购物袋的替代品。”
“一头是中央政策,一头是消费者利益,我们两者都要兼顾,这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企业最基本的担当!”王填总结道。
消费者:对有偿使用观点不一
记者在北京右安门华堂超市内随机采访时发现,有50%消费者表示支持,另外表示不理解和无所谓的消费者各占25%。
尹大爷说:“早就该这样了。到处都是塑料袋,北京的强风一刮,树枝上到处飘扬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奥运会就要开了,让外国人看到影响多不好呀。”
“支持,这不是加重负担,而是负责任的表现。”王先生表示,“有偿出售是为了减少塑料袋污染,不是营利行为。国人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去购物时自己带布袋。”
“现在去超市买菜,购买商品很随机且品种繁多,自备布质购物袋会很不方便。”李小姐却持相反意见,“一方面要记得带上购物袋,另一方面还要想着清洗,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生产企业:面临“洗牌”
据悉,国家即将出台的塑料购物袋标准,并且一改 “推荐执行”为“强制执行”,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该标准生产塑料购物袋。
根据国外经验,推行有偿使用制度将使塑料购物袋的总体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左右。有专家分析,《通知》的颁布实施,国内大量的塑料袋生产企业将受到直接影响,同时整个塑料包装行业将加速“洗牌”。更有业内人士认为,会有大量塑料袋生产厂家面临退市的危机。
“对家家悦的塑料袋生产影响不大,我们是达到国家标准的正规生产厂家,目前对自有超市尚且供不应求。”自己配套生产塑料袋的家家悦超市董事长王培桓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记者,“《通知》的出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北京新时代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占军对记者表示:“《通知》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加大环保力度的决心,国家必然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取缔不法生产厂商,从长远意义上看,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生产,而且保护了我们这些合法生产厂商的利益。”但也有一些厂商表示多少有些担忧:“就算超市不用或者限制使用塑料袋,那么其他如集贸市场等是否会真的按照规定完全执行还很难说。”
协会:做好舆论宣传顺利过渡
许多企业及业内专家纷纷表示,目前的重点工作是加大对消费者环保公益意识的教育、宣传。
能否让自觉不用塑料袋的环保意识在公众中扎根、开花、结果,扎实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尤为重要。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将和超市会员企业、相关厂商,共同开展宣传活动,探讨可替代产品的开发,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全力推动《通知》的贯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杨青松向记者介绍协会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将联合会员企业及相关厂商积极开发塑料购物袋的替代品;进行设施和流程的调整以方便消费者;宣传减少塑料袋的意义,提前对消费者进行解释说明,避免在实施过程中产生歧义和纠纷。通过广泛的宣传,倡导消费者自带购物袋,树立环保的意识,顺利过渡到收费阶段。
(超市周刊 记者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