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S集团发布“2003年超市产品质量报告”
来源:
联商网
2004-03-11 17:18
一、 样品概况
2003年共采集超市样品5753个
采集样品的类别:冷菜、热菜、中(西)式糕点,新鲜饮料、原料及半加工产品
完成测试的实验室是:SGS上海、青岛、香港
分包实验室有:北京、武汉、杭州
测试项目: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细菌总数、大肠病菌、霉菌与酵母等
二、各类产品的合格率统计
品种 总测试数 不合格数 合格率
冷菜 951 664 30。2
中西式糕点 1560 745 52。2
饮料 477 214 55。1
原料,半加工品 2335 839 64。1
热菜 430 148 65。6
总数 5753 2610 54。6
三、不合格产品检出频率排名
1、 鲜奶蛋糕188次
2、 动物内脏制品116次
3、 鲜榨果汁104次
4、 寿司92次
5、 冷豆浆85次
6、 三明治81次
7、 中式点心73次
8、 盐水方腿72次
9、 匹萨68次
10、冷拌蔬菜65次
四、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指标
1、 大肠菌群 占51%
2、 细菌总数 占40%
3、 致病菌 占9%
在致病菌中的排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粪大肠菌群、弧菌
五、小结
1、 成品和半成品占总样品数的大多数都是超市产品的特征
2、 温度升高,合格率下降;温度减低,合格率升高。与微生物的生长特征相符合
3、 经济发达地区合格率相对较高
4、 鲜奶蛋糕和肉制品冷菜氏风险最大的产品
5、 大肠菌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原因
六、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架构
(一)供应商的职责
原料、人员、加工设备、加工场所、加工方法、储存与运输条件、产品测试
(二)店面卫生与质量管理
1、 按各家店的具体要求制订卫生标准与审核表
2、 树立产品质量的正确意识,不弄虚作假
(三)监控机构的职责
1、采样过程控制,温度2-8度,储存时间〈18小时
2、测试能力:获得CMA,CNAL认可
3、实验室质量控制:一年两次实验室间的比对,一年一次能力认证
4、盲样控制,菌种保存
5、建议适合的产品标准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食品+温度+时间+酸性/碱性+湿度+含氧量,可从这六个方面来控制微生物,如7度以下微生物基本不生长
联商网现场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