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家园张宏伟:中国需要培育民营跨国公司
来源:
联商网
2006-03-14 16:45
在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中,西方7国集团拥有500强企业的比例为77.8%,且在500强前10名中全部为7国集团的企业。中国有18家企业(大陆企业为15家)进入500强,但没有一家进入前30名。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0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达到1.32万亿美元,其中90%来自跨国公司的投资;2001年全球6.3万多家跨国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控制了全球产出的近50%、世界贸易的60%和技术转让的70%。
张宏伟指出,在这种趋势下,跨国公司对保证本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胜出担负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创建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是中国走向现代化,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需要。
民营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最具发展活力和市场成长性的经济力量,它不怕市场竞争,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市场洞察力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它们更加具有适应国外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能力。
同时,张宏伟支招说,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民营跨国公司,必须由传统的单纯竞争走向竞争与合作,通过战略联盟的创新与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2005年上半年,百安居斥资15至20亿元收购了来自欧倍德中国的所有门店。截至2005年12月31日,百安居在中国大陆拥有了48家门店,销售额达到50亿元,一举确立了其在中国建材零售市场的领先位置;2004年7月,世界第4大零售商英国的Tesco以1.4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乐购超市在大陆50%股权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两宗并购案皆为战略联盟的结果,最终都使并购双方、消费者和供应商实现了多赢。因此,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企业战略伙伴体系来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使企业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国际化、资产证券化、股权社会化,才是中国民营企业迅速成长的必由之路。
但是,与跨国公司相比,仅仅走过了20多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民营企业,从规模到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都显得比较弱小。张宏伟认为,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化的分工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学习、合作、竞争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超市周刊 实习记者张友先)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