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务局官员:让农村商业和城市一样繁荣
来源:
联商网
2006-03-14 16:47
程红还认为,在零售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是各方利益的综合体,要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解决各种矛盾,平衡各方利益,引导企业、行业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
做好农村流通 别让桃子烂掉
提起去年下乡的调研工作,程红仍是一脸心痛:“平谷那么多油桃,就因为没有销售渠道,扔得满山坡都是,那种场景真是叫人心疼啊!”
要发展农村经济,就要把农产品变成商品。而如何让大量、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去,转化成利润,首要问题就是改善农村市场流通基础设施。程红介绍,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桃子产量每年都在5.2亿斤左右,其中70%都在批发市场销售。政府去年组织修建了1000吨的封冷库,很快就被经营户抢购一空,“因为冷库能保鲜。桃子在产出旺季卖3、4角一斤,而在淡季可以卖到2、3元一斤,新鲜桃子有60%销往外地甚至国外,价格最高可以卖到40元一斤,农民的收入可以翻几番。”为此,北京市商务局特地投资建造了信息中心、安全检测中心、废弃物处理中心、结算中心、价格信息中心、配送中心,并通过对交通、冷藏设备、保鲜设备、食品安全体系、价格流通体系等的改造,扭转了农产品被动销售的局面,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程红说,农村市场就是配送和市场净化问题。“把便捷服务带进农村,把优质商品送到城市,有效解决各方供需问题,流通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政府大力支持 连锁走进农村
如何加快农村连锁网点建设?程红介绍,一方面改造原来的供销社,另一方面,应在新机制下建设新的连锁网点。只要是为老百姓服务,政府一定会兑现给企业的优惠政策。一是给予资金补助,二是对配送中心进行贴息。“政府职能已由管企业到管行业,并上升到公共服务的层次。”
程红认为,目前的连锁行业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把在城市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引向农村。农村人口占2/3,但消费却只占1/3,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开拓。二是企业发展和整个流通秩序需要更加规范。三是单个企业壮大和市场格局问题。连锁业快速发展,行业并购日益增多,并购会对某一区域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有竞争才有活力,一个地区至少要有几家龙头企业的带动,才能保证商圈的平衡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行业的相关引导和控制。”
具体到连锁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有三点。程红介绍道,一是诚信。连锁企业大多依靠直营和特许两种方式发展,但因为缺乏诚信,以至于现在单腿走路,难以平稳发展。二是资金问题。零售企业大多存在融资困难等问题,企业上市缺乏固定资产做抵押,有待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三是人才问题。零售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有很高要求。一方面要加大自身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则要加强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建设,减少人才流失。
创造公平环境 引导良性竞争
“加入WTO,虽然给本土零售企业带来了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程红分析道,外资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既给我们以往的生存方式带来了挑战,也为我们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参考。“政府在努力为本土和外资企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希望大家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下有序竞争,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对于目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竞争,程红认为,政府会在宏观层面上进行适当调控,具体的竞争行为还要看企业自身的实力。“北京市就对商业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哪个商圈哪种业态趋于饱和,还需要发展哪种新业态,我们都会给企业提供建议,以促进这一商圈的和谐发展。但毕竟是市场经济,企业应该接受市场的考验。优胜劣汰,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才是最关键的。”
程红表示,外资企业强大的后台支持值得本土企业认真学习。希望本土企业把眼光放长远,把基础打牢,这才是长久发展之策。同时要注意发展过程中统一管理和灵活服务的问题。“哪里适合大卖场,哪里适合便利店,都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满足、扩大、挖掘消费者的需求,还要把握自身优势,取长补短,掌握市场发展主动权。”
(超市周刊 记者刘 芳 实习记者张友先)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