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黄国雄:现代零售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
来源:
联商网
2006-04-23 09:03

我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议。感谢组委会给我创造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零售业发展共同关心问题。应该说中国零售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标志着中国零售业的一个新起点,2004年的12月11号加入WTO,意味着后WTO时代的开始,那么在新的世纪新的时期,零售业到底是什么走向?特别是本土零售业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在去年年初,有不少专家提出: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全面大败退的一年,一年过去了,这个预言没有实现,中国的零售业在新的一年获得了巨大发展。所以我想今天我们开这个会,有特殊意义。就是我们发展什么?面临什么问题?到底创新在什么地方?我准备讲三个问题:
第一,面对二个实现。
第二,把握五个趋势。
第三,立足三个创新。
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有些问题不一定都对,但是可以启发大家思路。
第一的问题,就是面对二个实现。一是:外资进入中国步骤加快。未来竞争更加激烈,从去年来看,去年登记注册的流通外资企业达到1027个,是前年的3.2倍,其中投资零售业是187个,是前年的6倍。其中,有224家是外商独资企业。独资企业占外资零售业68%,这三个数字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外资进入中国的步骤加快了,独资成为基本形式。同时外资的进入从零售业要逐步向批发业延伸,整个登记是1027个,真正零售业才187个,从这个角度来说,多数进入流通其他产业,主要表现批发步骤加快,批发加快说明源头控制加剧。这是作为数字分析看到外资进入中国步伐加快。而这个加快是什么目的?采取什么战略方针?可以用四个词进行概括:品牌开拓,连锁滚动,资本运营,快速发展。这些外资企业凭借着自己的品牌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国领土,从一线城市进入二、三线城市,对于地方来说,希望引进他们,所以品牌开拓力度很强。有些地方降低租价,一平米一块,有的城市提出四年免除租金来吸引外资。这种品牌优势导致他们的成本降低,同时通过连锁滚动的形式,进一步加快进入中国市场步骤。那么资本运营主要以收购、并购为主,不是单方面开拓。 在这个情况下,能够获得快速发展。我们看到,去年有个很奇怪现象:连锁30强中外资企业占7家,我们的30强有30.2%的增长,但是外资销售额回落了13.7%,门店下降1.5%。说明外资进入的重心已经向规模扩大方向考虑,这意味着明年后年整个形势应该说非常严峻。
第二,我们国内零售业的调整步骤加快,结构调整进一步重组,整个内贸力量进一步加强。这点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去年一年,从全国大的连锁发展来看,应该是很好的。增长30%,这个是非常高的,高于全国平均12.9%的17个百分点到18个百分点。内资进行调整,特别是我国采取了一些扶持政策,股改促进、加快了流通产业重组。特别是区域连锁企业发展很快,非常强劲。这点应该说明我们民族商业兴旺。这几年我们一直强调一个问题:我们共和国商业大厦需要顶梁柱,更需要商业基础,这是中小商业,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中小城市商业,不管是从销售额贡献率和GDP贡献率都占60%到70%以上,第二,现在区域性中小企业最能够发挥区域规模效应,因此它能够在区域内站得住脚,能够得到均衡有利的发展。第三,我们要重视中小型商业企业发展问题。全国7万亿商品零售额的50%由个体户和小型商业支撑。从这个方面考虑,国内商业发展,也是一个不争事实。这二个事实给我们提供一个问题,不仅内外资竞争激烈,内资之间竞争也更加激烈。这是第一个问题。
此为节选,详细内容请联系长益科技
要获得完整演讲文档,请跟长益公司联系。010 84982277-3309 王保新
(联商网海南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