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董事长曹和平:科技创新 零售管理提升的关键
来源:
联商网
2006-04-23 16:54

感谢大会提供这么一个机会,恳请各位专家指导。正像主持人所说,我在这个企业已经22年了,这个企业原来是一个国有小百货店。它当时的净资产是203万元,销售量不大,只有1200万,就是在长春市也属于第三四级的微型企业。员工也和其他企业员工一样都是无产阶级,经过22年实践,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刚才主持人也讲了,截止2005年我们上市公司这一块的企业总资产是15个亿,此外员工资产不低于10个亿,年销售有了一定突破,去年50个亿多一点,今年估计能在70和80亿之间,在全国单体经营销售中集团分公司欧亚商都2004年单体销售第五,去年第三,这个数字是由中国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
集团子公司的欧亚大卖场43万平米,单体面积目前是中国第五,同时企业从社会效益来说表现也比较好,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法规政策标兵单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绿色通道,集团所属分公司全是三级认证,就是说我们贷款即不用抵押,又不用担保,都是信用性的。企业有了这样的发展,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我是实践者,我谈的更多是一种感觉,我感觉企业能有这种发展,主要是企业体制理顺调整,管理手段与企业规模的提升。
理顺体制、调整机制、提升手段、扩充规模,四个方面互为发展,保证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体制理顺。主要是产权层面上的,增强了企业活力,规避了一些风险,解决了为什么干的问题。应该说现在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现在的思想也是多元化的思想,刚才宋总讲了现在是看人下菜碟,以貌取人的时代,每个人希望自己生活美满,享有自己劳动所得的成果。我们企业为了保持员工的原动力,实施了千百万工程,就是在企业员工当中1000万到9999万档次的到100人,100万到999万的到1000人,就是说大家付出的同时,也享有改革的收益。我们倡导的是什么?企业兴旺,员工富裕,社会发展。
那么企业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现在出现了人才从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往我们企业倒流现象,这种现象出现使得我们的人力资源这块大大降低了成本,使企业走向一个良性循环,同时规避了风险,大家都知道,国有企业最大的风险除了市场风险以外,还有年龄风险,无论精力是否充沛,一到法定年龄就被社会剥夺了劳动权利,这样相应物质条件也得到弱化。再有政策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一个时间内,受国家政策面影响,决定了企业要有风险。从长远看,政府阶段性行为和企业长远行为形成矛盾时,必须得接受政府阶段性行为,对企业来说也是风险。民营企业不是没有风险,民营企业也有风险,民营企业有后面的风险。长春市有一个企业做得很好,效益也很好,应该说得到了市场认可,但是这个民营政策一变,后面就被挤了出去。我们也有风险,我们解决了、理顺了产权关系,使企业这种风险相对弱化,这是理顺体制。
此为节选,详细内容请联系长益科技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