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亮:充分发挥商业在扩大内需的主导作用
来源:
联商网
2006-05-13 14:00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汪亮
一、商业产业功能的历史变迁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生产力不仅低下,而且我国社会成员的消费水平也普遍十分低下,受收入与供给的双重约束,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受到了严重压制,当时商业的发展水平和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不高。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的第一个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各种新颖的商业业态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大大激发社会公众的消费热情,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的消费需求。
第二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大量高档宽畅的现代商业建筑和设施伴随着商业业态的发展而纷纷建成,它为改变城市的面貌,完善城市的功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时期各种国内外品牌商品被纷纷引入。而伴随着这样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消费需求却逐渐呈下降走低的趋势
即发展第一阶段,商业基本完成了繁荣繁华和便民利民的任务;发展第二阶段,商业必须为实施扩大内需的国家战略服务,商业正向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的源头产业迈进,而眼下我国人均GDP已越过了1000美元,据有关资料表明,到2005年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了1600美元,正是实现商业转型的最佳时机,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各级地方政府还未充分地认识到商业转型时期的到来。
我们一旦抓住了这一个机遇期,及时进行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和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地和谐发展,更可以使立足扩大国内需求的国家战略得以实现
二、现代商业的产业地位及其作用
传统理论把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分解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四大环节,在高度的计划约束下,一方面生产什么消费什么都由计划来支配,另一方面生产什么也就只能消费什么,消费乃至整个社会再生产,受生产环节的约束,生产什么又受政府意志的约束,形成了以行政权利为核心的生产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现在对商业下一步的发展,就存在着许多糊涂的认识,一种是认为商业就是买卖行业,能够满足老百姓购物,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就可以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传统思想。
今天,我国的商业发展看似迅速,在内涵上却是传统的原始的,今天的商业竞争除了价格竞争之外,连锁企业单店赢利能力低下。
我们也强调管理创新,供应链创新,但我们似乎看到,商业企业商品类同,供应链类同,管理方式类同,企业文化类同,连竞争的手段也类同,商业又如何承载创造需求,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的历史重任呢?
三、向现代商业转型的路径依赖
“创造需求,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促进生产”
16个字四句话浓缩了商业的现代产业功能,它集中地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展商业的自主品牌同逐步建立商业的自主研发体系相辅相存,培植商业品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培植店牌店誉,发展商业的自主品牌是为逐步建立商业的自主研发体系服务,商业自主研发的商品一旦缺乏自主的品牌,也将成为无根之木,未来商业一旦缺乏自主研发体系和自主品牌的商品,不仅不能承载起以创造需求、刺激消费的发展国内需求的国家战略重任,更将使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型的产业地位被日益边缘化。
在现代条件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商业产业功能向现代转型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国家发展国内需求的基本战略又要求我国商业作出较快的反应。因此,商业的管理者、研究者、经营者都将为此任重而道远。
(联商网上海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