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来源:
联商网
2006-05-14 12:00

现代市场经济是流通主导型的经济,能否加快现代流通的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经济运行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十一五”我国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的酝酿和形成将进入关键阶段;入世后过渡期,流通领域的走势和动向也在引起各界关注。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探究和思考。其中,深入研究流通现代化和流通业竞争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思路和对策建议,无疑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的重要意义。早在去年4月,国务院便召开了全国流通工作会议。会议突出了现代流通在我国新一轮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会议提出的“推进贸农一体化”等新想法,充分体现了现代产业链的先进理念,反映了未来我国产业体系将重点突出以商贸流通产业为龙头带动一产二产发展的重要思想。
为相应中央号召,推动我国现代流通的国家战略贯彻实施,同时也为了在我国商贸流通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搭建起我国现代流通理论研究的前沿平台和实践的基地,在2005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的基础上,在国家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经济委员会的支持下,由中国市场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和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通力合作,于2006年5月13至14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知名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美国、日本、英国等专家与会一同进行专题演讲。此次会议的成果,必将对未来中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13日的会,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会上做了致辞和重要讲话。对于如何加快流通业的发展,姜副部长提出了一些希望: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流通业的主导地位正越来越突出,流通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加大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体系,同时也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重点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加强理论研究和基础学科建设的力度。现在我们拥有一大批极具价值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但仍然满足不了实践的需要,对研究成果要加以细化,并建议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间加强合作,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新生也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他指出,商业已经不再是仅仅从事买与卖的简单行业,而是一个参与并组织社会再生产的重要产业。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发展和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一项中长期的国家战略,这就更要求商业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和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这也就要求商业的产业地位从原先的社会再生产的未端位置转变为主导地位。
任何实践要依靠理论先行,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通过理论的创新,从而引发实践的创新,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光靠政府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同样,光靠流通领域一家也是不够的。政府的流通管理部门更要高度重视现代流通理论的发展,在产业指导管理中,要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型转向现代的理论指导型。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为此搭建了一个政府、学术界、企业界共同交流的平台,它突破了以往部门分割、条线分割的樊篱,形成了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的合力,这种形式很好,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上海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条件,历来是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促进上海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形成政府、学界、企业界三者的共同合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
另外,中国市场学会常务副会长高铁生教授也作了发言。他说,由于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在中国流通业长期缺乏重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才使中国流通业的发展环境迎来了春天。近20年来,中国流通经济发展迅速,其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进一步启动消费、开拓市场、拉动内需,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效用,促进一产反哺二产。
在大会上致辞、发言的领导及专家还有:
国务院综合司司长陈文玲;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子先;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厉无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博导,宋则;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亮;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黄国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兴洲;
美国硅谷国际科技大学教授,约翰.彼得.法维罗;
英国龙比亚大学博士玛克托芭.欧玛;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恩田达纪;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导,孙元欣;
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研究经理,钱慧敏;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终生名誉所长、研究员,张广生。
相信通过本届《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可以搭建起一个官、学、企三方为之共同努力的平台,以形成政府与学术界、企业界的共同合力,积极探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路径,并以此共同推进我国现代流通理论的创新和现代流通经济的实践,共同为推动扩大国内需求这一国家战略的实现而努力。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 沈佳庆)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