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祺:JDA-消费需求驱动的供应链设计及管理
(图为JDA行业解决方案经理 张祺)
从客观的角度对我们系统的评价。从黄纵苇女士刚才的演讲里面,我一直听到一个词语是“计划”,我可以理解,包括APS也是高级的计划系统的缩写,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很多的零售企业也好,制造企业也好,他们都很关注每天的日常操作,但是计划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我们需要计划,事实上,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把日常的工作,从救火队员变成80%预先把计划好的一系列的动作组合,另外20%是对意外情况的响应,我今天有两个议题,一个是如何向同步的供应链发展,第二个是谈一下机遇。可能看这个标题挺大的,我想看到后面的内容,大家应该还是能够感觉到,这个是比较能够实现的,从第一个标题上来讲,同步的供应链,大家要问为什么要做同步的供应链,很多IT公司、咨询公司吹嘘协同同步的供应链,所以我要做,所以先问一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我把挑战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沃尔玛、还有一个是缺货导致收入流失,还有供需波动,我认为零售业面临的挑战最大的三个因素放在这里,从沃尔玛的角度来说,现在很多的海外大的零售商以低价为主开始冲进来,而且从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其实是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零售增长的份额,他们驱动这个价格的下降,并迫使当地零售商跟着走“价格战”。另外是缺货,这些统计有部分是偏激的,也就是宝洁公司在美国的统计,货架缺货,零售业主每年的损失高达60亿美金,现在肯定是多渠道策略,现在有各种各样大的商家或者企业家,有多种零售策略,比如24小时店,超市、大卖场,或者超级市场都有,多渠道的策略就进一步加重了无可用库存的问题。另外一点就是,我在一个地区里面,有几家零售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由于缺货,我是很难衡量不同店长操作的绩效,很难考核,因为你不知道,这个需求是否满足了。第三个是供需的波动,市场需求和订单、送货时间不确定性,和供应链成本有很大程度相关性,还有驱动投资回报率是重要的流程,这个流程的支撑部分就是预测,那么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包括制造商都在用库存来缓冲需求的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流程,一些工具,来面临这些挑战,所以从我的思路上来讲,我是想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我们再来看每一个问题,我应该怎么样做到一些目标,解决这个问题。把问题分解成目标,然后我们用流程来实现这些目标,最后我们考虑用什么工具去满足我的流程,从逻辑上这样考虑。
我认为供应链的发展,应该是从基本的到跨功能的团队,然后到整合的企业,到拓展的供应链,到同步的供应链,这是我画的每一家企业供应链发展的五个阶段,前面我提到了,沃尔玛因素,怎么回应沃尔玛因素?在回应的部分,我要做到四点,来跟沃尔玛做得不一样,第一个是减少供应链成本,第二个是价格驱动利润,并不是完全的低价,只是指价格驱动力量,可能对我产品做一些分类,我用一些产品,甚至是微亏的吸引顾客进我的门店,另外是特别的客户体验,可能门店都卖一样的商品,为什么进我的门店,而不进别人的店。比如我很喜欢去好德吃可乐壳,因为那个东西只有他的门店有,另外就是控制物流和运输,我们来看下,针对这四个目标,也就是回应这个因素,要达成这四个目标,针对这四个目标企业发展到不同的阶段要做什么工作,基本的是减少供应链成本部分,我已重新下单时间为主的库存计划,也就是库存按照订货,送货时间确定库存,在价格驱动利润部分,基于成本加价。客户体验部分是通过电子制表工具做采购,是年度的预算,在控制物流和运输部分是手工对承运人委托。我们看整合的企业和拓展的供应链做到什么样,在减少供应链成本部分,我们要做到协同的计划、预测和补货,在后面我会介绍什么叫做协同的计划,预测和补货。我们简称CPFR,让这个术语和这个概念在全球供应链协会首次提出的,我们一直是这个组织的会员,另外是价格驱动利润,我们不仅要跨越多个渠道对价格进行优化,所谓对价格进行优化,我的门店里面有很多的商品,我在货架上定什么价格,使我的门店的总利润最大,另外有降价的策略,当我在清掉一些库存的时候,你可以卖一块钱,全部清完,但是怎么样利用客人的需求的递减,把我的利润最大化,同时能够清空我的库存。当促销发生的时候,我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价格只是促销活动当中的一种手段,我可以用降价的策略,或者买“一送一”的策略,怎么样用我的促销驱动我的利润,这里谈到协同的商品计划,在控制和物流部分,我们会谈到内部的可视化的门户和平衡使用多个承运人。
STAPLES现在已经进入中国了,就是鲁豫做代理的品牌,最早是在北美起家的,现在的收入额已经超过20亿美金,它也是使用了我们的解决方案,这些数据是来自这些企业,如果他们做得到,拓展的供应链,达成这个目标的话,为他们库存的成本,运输开销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
怎么样面对我的缺货,比如使用低价的策略,比如门店数量增多了,可是我的供应链的建设,物流和团队的配合没有跟上,可能就面临缺货的问题,我怎么样做到不缺货,这个就需要网络库存的管理,这里我提三个目标:一个是改进预测技术,第二是改进库存分配,第三是增进与供货商的关系。改进预测技术这个不用说了,刚才Maggie做的演讲当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即使做供应链网络设计的时候,预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作为输入端考量你的商品在未来的销量,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销售多少。达成这个目标的企业的各个阶段,我们仍然需要协同的计划、预测和补货这个方案。在改进库存分配方面,其实在零售业的话,有不同的库存分配方法,有一种是拉动的,有一种是推动的,相对来说,不同的商品会有不同的特性,如果是比较平稳的商品,会使以拉动为主,也就是以客人的需求,有多少来确定我未来的销售计划,对于流行性很强的,比如服装,就会以推动为主。所以我们会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和业务模式来指定库存分配,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内和企业外的协同,那在过去的方法,通常是用电子邮件,以前可能电话、传真,现在通过CPFR系统是完全可以把物流商等都纳入协同中来,我们看一下哪些企业做到这些,H·E·B是美国一家做食品的超市公司,在国内专做食品类的超市比较少,熟食这一类的东西,对供应链的要求非常的高,下单到送货时间非常的短,因此采用CPFR的方案,UCPerrey是一家百货公司,这些都可以通过系统帮助他们达成整合的企业,同步的供应链,帮助他们实现改进预测的技术,增进和供货商关系这些目标。
第三个是降低需求与供应的波动,我要做这件事情的话,需要做到的是提高需求预测技术,改进库存策略,我要做到把需求与供应的波动降到最低就是要改进预测,改进库存管理的水平和基于例外的管理,就是通过协同方案改进我们的库存策略。那接下来我想讲一下,我们怎么样成为行业的一些领导者,能够做得比别人更好,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零售店开张都在提供同质化的服务,只有做得和别人不一样,才能在这么多的企业当中脱颖而出。这是CPFR能够在整个供应链当中提高效率、增加销量、减少固定资产和生产资料资金,减少运作费用,降低库存,满足客户需求。我们看看CPFR的流程模型,我们采用任何工具之前,我的建议是永远先考虑流程,流程应该怎么样滚动,然后把这个工具影射到流程上面去,这个是比较可行的操作方法,无论是用微波炉还是普通的炉子,去烤一个大饼,其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只是工具的不同。那我们看一下CPFR的流程模型,阶段一是最初协议也可以联合企业的计划,我作为零售渠道商,我要和供货商达成一定的协议,在第二阶段当中,我要做协同预测,所谓协同预测是指我有工具,我的销售人员能够做出基准的销售预测,这个只是工具产生,并没有达成协同,我们要形成达成共识的销售计划,我们要把纯粹的,非常数学的预测变成达成共识的销售计划,这个销售计划可能以企业为主,可能是跨部门的,可能是到门店级别的。第三个阶段,我要协同补货,我知道了我每一个商品在每一个门店在下一个月的销量,那我就能够对门店级别的补货,我接触的很多客人当中已经考虑这个问题,我们过去补货都是补货到配送中心。
我们再来看一下模型实施的阶段,第一阶段我们叫做计划,第二阶段是预测,最后一个阶段是补货,从这个模型上来看,我在背后会有自己的ERP的系统,或者POS机的系统,现在很多企业具备这个条件了,通过POS机的系统,我能够把过去的销量作为历史数据放到我们需求预计的工具,这个工具将会为计划源产生一个基本的最初的需求计划,数学工具告诉你未来的销量是多少,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甚至有销售的指标,对需求的计划产生一些影响,最终变成达成共识的销售计划,基于第四步达成共识的需求计划以后,我们就开始形成最初的补货需求,我们通过我们的产品,最后达成共识的补货计划,补货计划完成以后,我们才会做采购计划,甚至是生产计划,所以我们看到,CPFR模型最关键是协同预测计划和补货,这是一个大概的流程,因为协同的预测计划和补货,可以拆分为两个流程,一个是协同的需求计划,比如对需求,对未来的销售,最终达成共识的计划,这个是针对不同的SKU,创建不同的基本的预测,我对各个门店和地区去做促销和事件的管理,最后会执行计划的回顾,这个部分是协同的需求计划,我们需要引入两个产品,回答两个问题,我要销售什么,销售多少,目标是确保产品有库存,通过准确的预测增加销售,当然我也可以设置地区产品渠道的输入目标,这个过程,我们能够产生一个准确的预测来推动生产、补货、配送和运输,这里的产品特点,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仔细的讨论一下,我这里只强调一点,我们在零售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这个产品是非常的成熟。这个是谈供应链网络的自动补货,当前端有了销售计划以后,我们能够根据这个销售计划去进行补货,补货可能是门店这个级别,这样能够避免当我缺货的时候,货差不多的时候才向DC要货,而DC要面对非常多的门店,这个时候是很难管理的。
这个是自动补货能够做到的。我会为不同的门店设立不同的安全库存策略,DC也有自己的策略。然后决定配送需求,这个配送需求从哪里来,也是从协同的销售计划得到。通过工具能够自动的运行产品计划约束功能,为什么要用工具。面对几十个SKU的时候是可以理解的,当这个门店的商品数超过7000个,7000个每一个SKU,要补多少,这个人脑没有办法解决,我们需要通过工具,通过优化的办法考虑所有的约束,我这个SKU的补货,要考虑门店的收货时间等等,第四步是运行部署功能,应该补多少,第五个是运行装载计划和订单优化功能,甚至是最小订货量,最后才能发布补货计划。
支持供应链网络补货的是两个产品,当你做计划的时候,你会有成千上万的SKU做计划,你没有办法看所有的SKU,需要系统为你生成例外的SKU,那供应链网络自动补货的目的是什么,创建一个同步的、需求驱动的补货计划来改进库存周转率,顾客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回答我是什么商品,在哪里,什么时间,是多少。
这个是Fulfillment,针对供应链多层级的网络,为拥有大量商品种类的零售商计划分销,新旧商品在市场当中的过渡可以通过替代来进行。
所以我总结了一下,通过CPFR,我们零售可以提高更低的库存水平,更高的销量。整个供应链我们能够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刚才Maggie介绍的供应链网络的优化,能够帮助你在这个复杂的供应链网络环境里面节约成本,我刚才谈的CPFR,这里谈的都是流程,我们先确定流程,然后看用什么样的工具满足这个流程,待会儿我的同事会谈品类的管理,主要集中门店这一端商品的优化,另外后端我们可以做协同的幕后管理,在促销、定价、降价这边我们也有自己的产品,所以从整个供应链上面来讲,目前我们是全球提供解决方案最完整的企业。谢谢各位!
(联商网现场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