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狮广告尤磊:有品牌才有未来
3月28日,是联商网大会的第二天。我们收到了一篇来稿,稿件作者为陕西英狮广告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尤磊先生。英狮广告也是唯一一家来参加联商网大会的广告公司。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责任于心,畅想零售未来》,我文章的主题是《有品牌,才有未来》,主要针对我们与外资百货的竞争以及我们自身对品牌建构的理解,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三个担心”,第二是“五类现状”,第三是“一点结论”。
先说“三个担心”。
第一个担心是:中国时尚产业上游(生产/设计)力量相对薄弱,我们百货企业售卖的所谓“大品牌”基本都是来自国外的。如果外资百货自己来卖,我们能不能卖的比人家好?
第二个担心是:这些年我们一直把商场里最好的位置、最优厚的条件给予国外品牌,花钱帮人家宣传,某种程度上还以此为荣。我们是在做什么?
第三个担心是:如果我们渠道方面的优势逐渐被外资取代,外资有没有可能通过渠道反手遏制我们的制造业?
第一个担心来自对产业链条的考察,第二、第三则出自对宏观战略的审视。
这是一直以来令我们非常担心的三个问题。首先要表明,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这些担心基本是从商业本身而产生的考虑。其次,这些担心也许根本不值得担心,甚至根本不存在,所以特别想得到各位专家的批评指正。或许这些是杞人忧天,不过我相信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二个部分,来讲讲我们观察到的百货企业的“五类现状”。
第一,对“消费者尊重”理解的不透彻。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如何看待我们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百货乃至零售行业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一下子成了所谓的“上帝”,但是我们要再想一想:消费者真的成为上帝了吗?就算消费者是上帝,上帝跟我们又是什么关系?这里想引入国外神学家马丁•布伯的一本著作《我与你》,这是从“我-他哲学”到“我-你哲学”转变的代表著作。简单来说,从“我-他”到“我-你”,讲的就是关系更加平等,不仅是人和神的关系更加平等,人和人的关系也更加平等。4P转向4C,其社会思潮根源正在于此。所以,百货公司跟消费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甲方、乙方关系,也不是一边高、一边低的不平等关系。我们推崇平等、互动的朋友关系:有责任,够真诚,有相同、相似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因而彼此值得信赖。我们跟上帝是朋友,理解到这个层面,一些问题就会走上解决的正轨。
第二类现状:对“时尚”读解缺乏个性。我们发现,要找出一家不时尚的百货公司,简直是不可能的,每一家都说自己很时尚。但是,我们要问一下自己:我的“时尚”是哪一种“时尚”?因为时尚的内涵是丰富的,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时尚”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让消费者清楚?我想,这一点可能也是促成百货企业同质化加剧的一个因素。这里我有一个建议: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城市化进程、结合民族文化自信,而后再来思考自己的“时尚”,可能就会形成一个具有差异化的理解和表达。
第三类现状:品牌创建缺失。对此,我有时百思不得其解。一些百货企业对促销的热忱远远大于对品牌的关注,然而促销只是“一夜情”,品牌才是“结婚”。
第四类现状:品牌构建不完整。完善的品牌构建需要回答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的消费者是谁?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是什么?你如何将这些价值传递给他们?我们发现一些企业有以自身商品结构(Range)取代自身品牌建构(Brand)的倾向。结合前面“三个担心”,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举动。
第五类现状:品牌与传播脱节。如果前面四点有一点没有做好,基本都会形成这个局面。我们看到的现实也经常是:说一套,做一套;重促销,轻营销;价格传播取代价值传播。我们认为,缺少完善品牌构建的指引,传播则会成为无舵之船。在与一些百货企业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说自己是帮助百货企业做品牌创建和传播的,他们往往会“恍然大悟”:噢,你们是做平面设计的吧。从这个细节里也能看出一些问题。
最后讲“一点结论”。其实没有什么“结论”,在变革迅速的商场之上更是如此。所谓结论,只是我们在服务客户当中,与客户共同达成的一个理念:那就是品牌必须进入企业的战略体系,并处于核心的位置。
在这里,要再次感谢联商网和庞总给予行业的巨大支持!感谢各位专家和领导!也想借这个机会感谢我们的客户,世纪金花购物中心、沈阳卓展购物中心和民生百货集团,感谢您们给予我们空间,而且一同进取、并肩战斗!
欢迎光临他的联商博客“尤磊:百货企业品牌实战”
http://blog.linkshop.com.cn/u/3604/index.html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