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关注民生--让企业行为符合民生需求导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张经在演讲中
民生问题是十七大提出来,是一大问题,我没有水平来谈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个,都讲人企业要符合民生要求,我想保护好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利益,也是符合中央提出的民生的要求。
从哪些地方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连两年某个国家没有XXX的时候,他们捏住了中国政府有两个敏感地区,第一个是台湾问题,第二个是达赖问题,于是他们就想传出风去,要跟台湾设立经济关系、贸易关系,要跟达赖进行接触,借以换对中国政府提出,你们给我开放六的市场,其中一个市场是糖业市场。我们国家主管部门跟他们谈,谈不下来,为什么?这个国家讲,你是WTO成员国了,WTO的基本原则是市场开放原则,我们主管部门没有办法,就谈到糖业的企业,当然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找,找不过来,只好找到糖业行业的行业组织,中国糖业协会,讲你们糖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能否让出广东和广西两大糖业市场,到老少边穷去经营,为什么?说外贸谈判谈判不下来,不同意。你不容易我们的主管部门就说,我都谈不下来,你去谈,好,中国糖业协会说,你谈不下去,我去谈,我就谈得下来,结果一谈,谈下来了。
为什么?因为行业组织的代表,他们奉行一些基本准则,代表行业利益,不受WTO原则的限制,WTO规则只限制政府行为和法律成果,对非政府行为和非法律成果管不着。非政府行为是哪些?我们的行业组织。非法律成果是哪些?行规、行约,大家一致通过的制度,因此这个国家退却了,因此这个行业组织保护了本行业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利益。
我想这是民生的一个目标和任务。为什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在入市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一些变化,有四句话,第一句话叫政府不能了,第二句话企业不行了,第三体制不全了,第四句话是市场不行了。第一句话我们党委书记带队到香港去招商引资,不知道党的领导来招商引资是干什么?这是越权,这是侵犯民事权利。
第二企业不行了,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注重企业管理,请了专家学者,我们中国企业老受凌辱和欺负,要做大做强,这句话从感情上讲不假,但是能否真正做到,对中国的中小企业,包括零售商业企业带来一种什么导向?拼资本、拼规模、拼场地,能否拼过,我统计了一下,做过一个测算,王府井百货12年的规模相当于一个沃尔玛,在这个情况下拼什么都拼过过,怎么办?仍然要做大做强,同时加上做专做稳做长,特别是要团结起来,如果我们的糖业企业和中小企业,没有这样一个行业组织作为自己的娘家、代表、发言人,他们连主管部门大门向哪边开多不知道,更用说从哪里进去了。
第三体制不全了,这次从地震救灾可以看到,中国各种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日益凸显,现在的问题是杜绝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它是政府行政管理重要的同盟之一。而非政府组织在经济领域主要代表就是行业协会、商会,像中国商业联合会这样的组织。刚才任兴洲说了一下,购买力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怎么办?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有一个联合国采购,现在我们在联合国采购数量是1.5%,而这1.5%还大部分是转口贸易,中国的零售商、供应商在这里面取得不了自己的地位,现在很多企业自己去搞联合国采购,活动了半年,拿下了自己得益。现在我们的政府采购研究从三千亿规模到四千亿,在这里签下10%就够大家吃的了,但是这个靠各自的努力不行,一定要仰仗于我们的行业组织。
有人说,张司长你说的这些,有没有依据?有。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批示之下,关于加强行业协会发展的意见,中间有一句,画龙点睛之笔,我们为什么要支持这么多行业协会、联合会在于让他们发挥积极组织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联合行动。单个行动不要找行业组织,一起干。
比如我们行业组织在国内自律和规范市场问题上能否发挥自己的作用,能否不让更多无序产生的仅仅是为满足地方官员的政绩所批准的新市场、新大卖场项目的设立我们作出自己的努力,要限制。当然刚才陈淮部长也提到了,政府要有所作为,我想在这些问题上,重要的思路在于转变一下将很多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伸到背后去,真正变成看不见的手,让我们的行业组织站到台前来,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我们希望广大的商业零售企业能在我们龙头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其他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引导和参与之下,把自己行业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联商网现场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