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副总裁黄若:网络零售发展、机遇、挑战
淘宝网副总裁黄若在演讲中
坦率地讲,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各位在这里交流。我算是一个零售业的老兵,今天来也是像大家学习,我在零售这个行业做了整整22年,从去年开始,改做网上的。这里面有很多的体会,说到底还是把东西卖出去,所有的中间环节都是为了做成一个买卖,在背后,工作服务、组织管理等等,都是这些。
只不过我想在接下来30分钟的时间内,我向大家大致介绍一下这几年来中国网络零售有什么状况,体现有什么样的机会?跟实体的零售有什么不太一样的特征。现在我服务的企业。新的一个业态出现,这个新的业态是以什么样的怪物?这个怪物有什么新的特征,有什么值得各位去思考、借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12年前,96年的时候,我到上海参与创办易初莲花,还没有出现现在的大卖场。
第一个网络零售现状,第二个网络零售机遇,第三对传统零售的思考。
看几个数据,网络零售在中国是从03年开始,我们走过一个什么样的状况?量化的数字讲了,去年全国总共大概做了560个亿网络的销售,这里面90%是个人对个人的行为来体现的,在560亿里面有将近210亿是C2C。
这张图大家都有兴趣,不管是做什么的,这张图给大家的启发很多,最后一个,全国消费品销售增长总额从02年到07年大概是增长10-12%。但是网络购物的增长从02年18亿,增长到去年560亿,每年增长是百分之百。这个是完全不平行的。
(图示)这个图分为两个部分,上一部分,大家可以看到,03-07年中国网民人数在增加,同样网购人数也在同步增长,网购人数占到网民人数的比重大约在20-30% 之间,大家要看一下,第二张图从03-0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金额每年递增是10%左右,但是人均网购的金额,每个人平均每个网购群体在网站上购买从261万到去年突破一千亿元。
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一开始人们在网站上买的最多除了在当当要找书以外,很多人在网上买充值卡,现在人们在网上买什么?现在买笔记本电脑、钻石、手机、奶粉,我还可以告诉各位一个数字,07年淘宝网消费所有的消费者平均每人全年的花费金额是4900元,你做百货、超市,有哪一个公司可以告诉我,平均每个人在你一家店花了4900元,所以我想各位,这个增长是惊人的。
淘宝网目前是代表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一个主流,目前每年是两个亿的销售,已经有两个亿或者是超过两个亿的现金进入淘宝网,现在大概拥有超过六千位的营销队伍,网站每天的访问量是三亿次,网页每天要被翻三亿次,这后面蕴含的广告的商机、数字分析的商机,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一想就知道了。
几个内幕给大家看一下,去年淘宝网卖了400万套手机,卖了130万台电脑,卖了三千多万件的化妆品,外套去年卖了一千七百万件。这个是网络零售业的现状。
如果各位用一句话、两句话来概括,确实是增长非常快,而且越来越多的主流人群加入到网购的消费者的行列。
下一步的机会在哪里?今天淘宝网的目标是一千亿的销售,今后五年,我们认为是中国电子消费网络快速发展期,我们预计是市场容量会达到一万亿,这是我们预计的。
(图示)大家可能会想说,有没有什么数据比较真实的数据,比较细致的数据来跟我们分享来支持这个东西,今天我特别带来一些数据,我今天特别带来内幕,我称之为我们在一起做一只麻雀,我们选了在淘宝网做女装的,去年女装销售情况是怎样的?大家看。
首先有趣的是,第一张PPT,淘宝网去年女装销售最好前十个品牌,这十个品牌大家都认识,也都知道,十个品牌都知道的,请举手,说明什么问题,首先我非常佩服刚刚这几位女士,你会看到网上最热销的品牌不是一线品牌,为什么?一线品牌的市场机会很多,二三线品牌机会是很有限,这里面有大量不是一线品牌,你会看到在网上消费的金额是相当吓人的,单价都是120元左右,作为一个女性服装来讲,不能算低的。
现在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个现象,注册一个品牌,几十个人的公司,一年做五千到一个亿的销售,这个在很多服装、家居、家纺,甚至小家电这些领域非常多。
(图示)这个很详细解读了电子销售有别于市场销售的最大的特点。每年就是两倍到三倍的增长,在这个内部里面,去年春节以后,站在四千万的门槛上,到五六月份的时候,会占到一个亿的销售,到六七月份到一个亿的销售,到九十月份是两个亿的销售,到年底是三亿的销售,目前这个销售是5.5亿,按照我们对历史趋势的判断,到今年年底销售是15亿,这个新的动物跟传统动物有非常大的不同。
(图示)这张图更有意思,特别是一些做百货的朋友们要花点时间看的,你会发现在 这里购买90%都是30岁以下的,在女装的内幕里面,24、25岁购买是这么多人,大家注意看,到了30岁以后,31岁以后,基本上就是一个积极衰退期。
我一会儿会提到,对于网络市场来讲,让我最振奋人心是这些人三五年以后,它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去年我们总归有260万人,这260万里面有92%是30岁以下的。
(图示)顾客的地理分布,中午的时候就聊到,电子商务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我可以看你几点购买,你平均花了多长时间,你购买的需求是月初买还是月中买,我可以告诉你,现在50%的销售是月初销售和月底五天,我就很清楚知道,什么时候做促销。我这边列了21个一线城市,虽然是在杭州、上海、北京、广州,但这些城市占总的网购顾客50%,这里面有非常有趣一个现象,比如说地理特征,很多二三线城市用户在当地买不到产品,要通过网络购买。由此产生了代购。
(图示)顾客购买频次,还是集中在女装上,还是有比较高的顾客忠诚度,你会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顾客一次购买的次数超过三次,这里面已经诞生了一日三餐之外,除了便利店就会在淘宝网购买东西。
淘宝网推出全新的B2C平台,今后我们认为,网络市场是今后五年的快速增长期,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利用这个机会,对于我们来讲,对于我来讲。顾教授提到,在广东非常多的外贸型企业遇到很大的问题,外单在减少,内销促销不动。
我们最近有一个卖女性内衣的品牌在我们这里卖得很成功,在这个之前,他是做代工的,有生产能力,从去年开始不做外贸了,面对都是大卖场,后来想到在淘宝网上开店,目前两个月,有超过十万个顾客购买他的品牌,大家都知道,十万个顾客,在线下两个月之内是做不到的。
我经常跟一些一线品牌的的牛气冲天的老总们讲,抱歉我的目标就是发动穷人造反,把你们拉下来,因为坦率地讲,一线品牌有渠道是更好,没有我这个渠道底下的线下也照样做的更好,去年有一家专门卖钻石的网点第一年营业额是一万,第二年是十万,第三年是一百万,今年到现在为止一个月卖五百万,想想这个数字,只要你质量保证,可以比线下便宜20%的价格来卖钻石,这个渠道可以实现。
所以我们下一步要做B2C市场帮助穷人当老虎。
说到这里就说到核心了,而且我也想,大家都是做零售的,做零售的根本就是在顾客,你们回过头来想想,你们的顾客是不是在流失,你们是不是在流失80后的顾客,你们了解不了解80后顾客的消费心理,这是我跟做传统老总们聊的时候我最担心的一点,现在80后这些顾客的购物行为、消费习性已经跟十年前、十五年前完全不一样。他们需要便利,他们需要个性化的货物,比如说我们家小孩都是要个性化的,他喜欢某某足球某某明星,一定要穿这个衣服,最近在搞欧洲杯,儿子让我把那个瑞士队服多买一点,说要让全班同学都穿上一件。有一个电子相框,有一个功能,可以把你的心爱的人,把他的影像预装在这个里面,可能要多收50块钱,如果你自己装也可以,90%的人会选择多交50块钱,这样成本多了多少,两毛钱,这个就是机会,这个机会背后隐藏是80后消费者他们对购物需求已经不同于四年前。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快快地讲,面对电子商务快速的增长,对传统商务或者说对传统的零售有些思考和建议,不一定对。
首先大家都知道,传统的零售业都是从供销社、独立经营店,逐渐到批发、零售,到过去十年,今天在座绝大部分是代表人,基本上代表一个连锁作为特征的连锁化的经营。我们做连锁化经营的时候,我们可能跟大家说的最多是我们的优势是能够现场促销,标准化运作,我们有规模效应。
我认为是一直以来认为是连锁业一个锐气。但是影响零售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宏观的角度来讲,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家都知道,以沃尔玛为代表,所谓的趴在地下连锁式的卖场,伴随着的社会环境是高速公路的建成,伴随社会配送机制的完善,伴随是人们家里有汽车,郊区化的居住。为什么它还在五六年前有一个机会,为什么说大型的卖场在西方社会是趴在地上,在日本、亚洲是天上的,因为像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北京、广州、上海这种城市,都市化高度集中,中国很多卖场都是往天上长的,会把百货跟食品融合在一起,日本称之为中国卖场。
我经常在想,十年前,我们在做市场推广的时候,我们告诉顾客是我很便宜,我记得十年前,我在上海印象非常深,有很多的嘉宾告诉我,拿着十几本促销单,到这个卖场去买油,到那个卖场买洗衣粉,那个时候是享受购物的乐趣,我们的广告牌是一对夫妇牵着一个孩子享受购物的快乐,这些东西现在还存在,但是我想跟各位说的是,存在但是是不是现在购物客户所追求的?因为我有幸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跟比较年轻的顾客们有很多的接触,我在想,现在80后的群体他们的需求是怎样的?我们十年前,我们去做市场推广的时候是不是合拍的,80后群体需求是这个,对于他来讲,购物成本是一个综合成本,他不愿意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或者说15分钟的时间去找停车场,仅仅因为便宜五块钱、十块钱,我可以告诉你,很多孩子是不愿意的,对于他来讲,便利店买一个洗发水便宜两块钱,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因为谁都追求便宜,我想告诉各位,时间成本在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现在人们会考虑。
个性化是80后消费者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而个性化的特征在传统的卖场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传统卖场的背后是规范化的生产和商品,现在在淘宝网上一些个性化的产品卖得非常好,比如说戒指是特制,比如说衣服上绣了一个代码,这个实体卖场是没有的。这些个性化的东西、非常小众的东西已经成为80后消费者非常热衷的。
现在回过头来对传统零售有几个思考,供大家参考。
第一你们能否想一想如何更好的吸引80后或者是30岁以下的年轻的消费者?当有一个年销售会超过一千亿的网站,它的90%的购物群体都是30岁以下的网民,现在对你们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几年以后,现在绝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大学在校生,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一些年轻的小伙子,但是三年、五年以后,当他们的购物习惯已经形成了,他们对传统的卖场的影响会有多大,我们会不会三年、五年以后,在卖场里面已经不太看到年轻人了。
第二一个思考是长期以来,我们讲渠道为王,渠道为王的背后是供应商的压榨,因为渠道为王,因为供应商的压榨,绝大部分的零售企业没有考虑低成本,所以你会发现所有大卖场收银台都是十个以上,但是没有一个大卖场除了五一、国庆、春节几个时段以后,我没有看到十个收银台,背后隐藏一个道理,主营的收入可能不会增加多少,但主营以外的收入其实挺容易的,反正供应商那么多,谈了张三还有李四,前赴后继,这个背后其实隐瞒了一个现象,这种连锁超市就是西方社会低价位实际上就是低成本的。
第三一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个共享,就是新生的品牌可能会产生对市场巨大的冲击力。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顾客去迷恋这些昨天还没有见到的,但总的来讲,我是这么一个看法,网络销售、网络购物不会取代线下购物,有人问我,你做了20多年的销售,你现在做淘宝网,你怎么看五年、十年以后,中国零售线上线下的区别?我这么看待,十年以后,有人选择买DVD到家里去看,有人选择到电影院去看,在没有DVD的时候,你只有一个选择,到电影院买票,现在还是有人愿意去电影院,但是有人现在买DVD回家,躺在沙发上看,所以五年、十年以后,很多人愿意在网上购物,但是也有人选择在线下购物。
几个数字作为今天很简短的30分钟的介绍,这是我们目前的状况,特别是最后一个,现在每天是120万件/天的包裹,非常感谢各位!
(联商网现场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