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丹尼斯:大卖场销售增长速度正在减缓
丹尼斯大卖场事业处总经理卢全富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很满,采访只能安排在午餐时间,但还有员工跑到餐厅找他签字。“今年大卖场销售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今年我工作的重点就是提升业绩和调整商品。”卢全富告诉记者说。
■ 竞争
终端价格不应成为竞争重点
今年1月到4月,丹尼斯大卖场的销售一直以35%的同比增长率上升,但5月至今,销量却出现了下滑,同比增长率只有15%左右。“今年是零售业的多事之秋,因为通货膨胀、股市大幅下跌等因素,市民购买力下滑,大卖场的上升速度正在减缓。”卢全富说。
当然,销售下滑的不仅是丹尼斯,丹尼斯对于前景依然乐观:“丹尼斯大卖场在郑州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有别的大卖场无法比拟的忠实顾客群和认可度。”
目前,郑州市的各大卖场都在宣传采购渠道扁平化,以求压缩成本让利于消费者。卢全富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和供货商谈判,压低商品增长的比率和延迟商品价格上涨的过程。但是他认为,每家都会派人到竞争对手那里了解价格,以保证自己的价格不高于别家,所以各大卖场的终端价格差别并不大。现在消费者也不在乎同样商品的些微价格差别,价格不应成为大卖场竞争的重点。
“大卖场竞争的重心应该向软环境、消费习惯、商品质量上转移,打造让消费者放心购物的卖场环境。”卢全富说。
■ 困惑
单品管理导致服务滞后
在卢全富的电脑上,丹尼斯大卖场的商品有8万余种之多,远远超出同行商品种类。调整商品结构、监控商品质量等琐碎的过程每天都要消耗他大量时间。怎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怎么减轻内耗花费的精力,也是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丹尼斯大卖场80%以上是自营,几乎都是单品管理。两个外观相同的商品,如果规格不同,就属于两种单品,有不同的管理体系,这样管理成本之大可想而知。但是现在最让我烦恼的,是单品管理模式带来的服务滞后。”卢全富说。
目前,一些全球连锁的零售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团队建设经验,已经打造出了一套标准的流水作业体系。但是在中国,零售业人员流动率高,要建设一套标准规范的服务体系很困难。卢全富认为,很大原因就是由于没有一套标准的管理服务系统。现在大卖场虽然都有严格的制度,但是却不能保证人人遵行。
随着大卖场连锁之路的扩张,标准作业流程的落后也越来越明显,人员培训的压力也日益明显。单品管理的复杂性也让卢全富认为,大卖场的管理学问要比百货复杂很多。
■ 扩张
将红旗插遍河南
丹尼斯是目前河南省数量最多的大卖场,在郑州已经有9家大卖场和标准超市(包括新密和上街),今年下半年,岳寨丹尼斯大卖场项目也将开业,到2010年,丹尼斯计划在郑州再开4~5家店。
密集开店的丹尼斯,扩张的重点是河南的其他市地,计划到2010年在全省开到35家店。但是,并不是有合适的项目丹尼斯就会进去,“我们的原则是在每个市地都开3~5家,稳扎稳打开店,这样有利于集中供货、人员调配和互为支持。单店在市地发展缓慢,所以,即使市地有合适的项目,但是如果这个市地不能在短期内提供3~5家合适的物业,丹尼斯就会推迟进入这个市地的脚步。”卢全富说。“丹尼斯在河南的计划是开到50家,牢牢守住河南这个根本。”
(河南商报 郭林)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