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百货罗美玲:30年服务一线,靠什么打动顾客?
出品/联商网
撰文/李言
编者按:作为发现、传播和创造美好的平台,联商网致力于将“联商奖”打造成为行业至高含金量的奖项。今年,联商网依旧秉持公平、公正、严谨原则,经过企业提报推荐、联商工作人员现场走访、专家评委团集中评审等环节,对过去一年中国零售行业涌现出的优秀项目和门店、卓越个人等给予最高级别的表彰,我们将以专题形式陆续报道这些标杆。
在“联商奖2024年度心服务”评选中,一位普通的一线营业员引发关注——她不是门店经理,也非品牌高管,却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专业坚守与真诚服务,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评委一致认可。
她是罗美玲,来自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百”)周大福荟馆,扎根一线岗位近三十年,凭借“五心服务”理念与自创的“三度服务法”(服务有温度、专业有深度、细节有精度),把平凡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高度。
本次深度报道团队,走进株百周大福荟馆,实地开展测试性访谈与服务观察,同时收集过往客户案例,并采访了罗美玲本人以及所在门店同事,以期还原这位“心服务典范”的真实图景。
01
用心、用专业打动顾客
1997年,来自湖南常德的罗美玲怀着对“供销社服务员”这份职业的儿时憧憬,机缘巧合下到株百应聘并成功入职,正式踏入了零售行业。从最初的化妆品柜台起步,先后在美宝莲专柜等工作,最终转战至珠宝品类。2004年,她正式加入周大福珠宝专柜,这一干就是整整二十年。
在珠宝行业,没有长年累月的沉淀,很难真正称得上“专业”。但罗美玲凭借满腔热忱与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硬是在一线岗位上练就了“行走的产品数据库”这一身本领。她谦虚地说自己“记性不好”,却坚持每天睡前和起床后各花几分钟研读产品资料,日积月累,最终练就了超乎寻常的专业熟悉度。
她不仅能熟记8000多个SKU的产品信息,包括成色、重量、款式、适配场合,还能通过商品的摆放角度、光泽状态,迅速判断出产品批次、上新时间与适配人群。而这种专业力不仅体现在静态记忆上,更能在面对顾客时迅速调用知识,灵活应对。
在评审组“实地暗访”中,测试员反复试戴、轮番提问,甚至以“再打个折”“再送一条编织手带”等诉求故意刁难候选人。然而,罗美玲始终从容不迫,先后从佩戴者(测试员)气质、用途场景、预算预期等角度精准推荐多款饰品,同时以专业且得体的方式回应了试探性议价。
从现场观察来看,她的服务没有天花乱坠的语言,也没有刻意讨好的姿态,却在每一个细节中令人安心。她总是笑脸相迎、语调柔和,即使面对顾客一连串的否定,也从不流露焦躁。她说:“对方会反复试戴,说明还没找到合适的;没买不是坏事,是我们还可以再努力。”
对很多人而言,“专业”意味着熟悉商品和销售技巧;但对罗美玲来说,“专业”有着更深层的含义——她能读懂顾客未说出口的犹豫,能化解试探背后的不安,更能在商业规则与服务真诚之间,找到那个柔软而有力的平衡点。
02
数十年深耕,自创“三度服务法”
在株百周大福荟馆,有这样一句流传已久的顾客口碑:“买珠宝,找美玲就对了。”
作为资深销售人员,罗美玲始终将顾客放在服务的中心位置。她自创的“三度服务法”中,第一度是“温度”:即通过热情、真诚的态度,为顾客营造如沐春风的购物体验,与同事携手打造温馨的环境。正如她所说:“销售不是冰冷的交易,而是心与心的共鸣。”
在暗访测试中,测试人员以顾客身份进店,起初接待的并不是罗美玲本人。当测试人员有意向她所在区域移动时,罗美玲敏锐察觉到了这一情况,却并未立刻上前“截客”,而是在一旁适时地为同事补充专业建议,随后又主动规避“抢单”的可能。而当她听到顾客没买到满意的商品准备离店时,便主动出面挽留,耐心询问并倾听顾客需求。
第二度是“精度”。罗美玲善于像医生“问诊”般读懂顾客心理,从肤色气质、穿搭风格,再到预算区间与场景用途,迅速锁定适合的商品。例如,一位老客户临时来电请求帮忙挑选钻石项链,罗美玲仅凭记忆中的客户喜好与需求,迅速调货、精准搭配、高效沟通,确保对方如期拿到心仪商品。这不仅是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洞察。
“我会记录顾客的穿衣风格、常出入的场合和性格特征,再据此推荐最匹配的款式。服务不是推销最贵的,而是提供最合适的。”
而她服务理念的第三度是“深度”。即将服务延伸到商品以外,用更多的“附加关怀”与“生活帮助”,构建更具情感黏性的连接。顾客停车困难,她安排同事协助倒车;外地客户出差选购,她主动推荐酒店与美食;逢年过节,有顾客甚至带着孩子“专程来看看美玲阿姨”,只为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
她说:“服务的终极形态,是把每一位顾客当成亲人。”这并非一句口号,而是她二十几年始终如一的践行。
03
无私传递宝贵的经验
在株百周大福荟馆,罗美玲不仅是深受顾客信赖的资深营业员,更是团队内部公认的“主心骨”。她始终秉持“顾客为先,团队为盾”的理念,不仅将服务做到极致,更无私地将经验与热情传递给同事,推动团队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事实上,罗美玲的成长故事正是株百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在株百这个拥有4000余名员工的商业平台上,“诚信为本,追求卓越”不仅是企业精神,更内化为每个员工的服务准则。从师徒传帮带到系统化培训,株百用几十年积淀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培育出一批批像罗美玲这样的服务标杆,让“百年株百”的愿景在每一处服务细节中落地生根。
针对“传帮带”这个话题,罗美玲有着独到见解:“有时候一个人可能想不到的东西,两个人可能就想得多一些。”她不主张单向灌输,而是提倡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在日常带教中,她强调“细心、耐心、恒心”三心法则,从不要求徒弟照搬她的方法,而是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
从业二十多年来,她累计培养徒弟十余人,其中多数已成长为业务骨干。
她坚持在每次服务后进行系统反思。“每次与顾客交流后,我都会认真总结,做一些沉淀,有时候你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要反省一下,下次要做得怎么样会更好一些。”她把每一次服务都当作学习机会,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团队。
谈到如何给年轻人建议时,她没有讲大道理,只是朴实地说:“我觉得对于年轻人的建议,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用心去做,把它做到极致,做到自己觉得尽了全力那种感觉就好了。然后的话还是要能吃苦,不管哪一份工作都需要付出一些时间和心血,才会有一些收获。”
她并不自诩为榜样,而是认为真正的传承,不在于谁去“教”,而在于一种日复一日、润物无声的影响力。她说,服务做得好不好,其实顾客最知道;只要每个人多一分用心,整个团队就会变得不一样。
对于企业来说,真正的“好服务”,正是由罗美玲这样的人,以最朴素的信念、最恒久的坚持,在一个个细节中悄然铸就的。
写在最后
“我原本是想当供销社里穿制服的小姐姐,没想到真的做了一辈子服务员。”面对镜头,罗美玲轻描淡写地回忆起从业初衷。但她的30年,却早已超越“服务员”这一称谓,成为无数顾客记忆里温暖的存在。
在行业对服务提出越来越高标准的今天,罗美玲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好服务,未必高调,但一定有“温度”;未必复杂,但必须“精准”;未必轰轰烈烈,但能滴水穿石。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