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在京召开
7月20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成功召开, 本次大会主题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到会并讲话。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原会长张志刚,商务部原副部长姜增伟出席大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姜明作大会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孙福全作主旨发言。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王民,党委常委、副会长傅龙成,党委副书记沈实,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田莉,特邀副会长谭新政,2024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第十六届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获奖代表、商业科技工作者、专家学者和有关部委领导、新闻媒体记者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王民主持。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向科技成就奖获奖者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江南大学金征宇院士颁发证书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讲话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在讲话中指出,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是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相关机构从2008年开始举办,大会内容丰富,地方政府、知名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相关方面的参会积极性越来越高,是当前商业科技领域的知名品牌活动。本次大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推动商业科技创新的具体行动,对促进我国商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恰逢其时。希望大家以商业为纽带,以中国商业联合会为沟通发展的桥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共同书写商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承启之年,商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化制度与产业链改革,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有力、有效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原会长张志刚出席
商务部原副部长姜增伟出席
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姜明致辞
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姜明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科技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举办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商业及关联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25个部门联合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及商务部等13个部门开展的“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的具体举措,对促进我国商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之高、改革决心之大、推动力度之强。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各方面工作加速推进,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作为我国商业领域最具综合性、规模性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期致力于商业及关联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建立以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科技奖励、重点实验室、科技指导计划、国际间技术转移、发展科技会员等为支撑的科技质量服务体系,形成我会的科技项目对接平台与质量服务平台,构建全链条融合创新的服务模式,促进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质量提升。在国家科技部、商务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有关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持续推动我国商业及关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王民主持大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王民发布2024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第十六届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评奖结果及认定的中国商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第四批)。
张志刚、姜增伟、姜明为获奖企业代表颁奖
张志刚、姜增伟、姜明向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奖代表颁发证书。主席台就坐领导向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技创新人物和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人物获奖代表颁发证书,向中国商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第四批)授牌。
北京大学教授晏磊发言
获奖代表北京大学教授晏磊在发言中表示,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行业内影响力强,象征着卓越、创新与责任。这次获得了技术发明特等奖,项目名称:数字航空遥感光/电子机理、关键设施与工业应用。潜心20余年,项目组制定了地学遥感与无人机结合的数字航空遥感工业化创新路线,突破了无人机遥感底层硬件、软件和平台关键技术,解决了无人机航空遥感数字化等重大难题。项目团队成为国家“十五”至“十四五”首个及全部参加国家无人机遥感重点项目支持的唯一团队,引领后续20余年发展;团队成员担任IEEE无人机应用与通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制定行业与IEEE 国际标准 3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 45项,发表学术论文 220余篇。成果已应用于鹞鹰系列等无人机遥感系统、武警应急救援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等装备中,推进了国防列装;为建立国家级无人机遥感试验飞行工业基地、警民共建国家级轻小型无人机验证场、国家遥感中心应急救援部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武警应急救援、极低温电力巡检、三峡库区灾害防治等多领域工业化应用。累计经济效益45.4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感谢中国商业联合会给予的这份殊荣,激励着我们及更多的企业和团队,勇于追求创新,敢于面对挑战。商业的繁荣离不开每一个商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与贡献,离不开所有在商业领域不断奋斗、不断创新的同仁们。让我们以这份荣誉为动力,砥砺前行,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巴根纳发言
获奖企业代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巴根纳在发言中表示,《DHA乳生物强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既是对伊利坚持科技创新不懈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行业聚焦国民健康、推动营养升级的激励和鼓舞。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伊利,更属于共同参与项目攻关的科研院所、合作企业,以及始终信赖和支持我们的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朋友。伊利始终坚信,乳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为此,伊利构建 “全球织网” 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全球布局 15 个创新中心,与国内外 60 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这种合作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应用的“全链条协同共创”。集团拥有发明授权专利973件,并有7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伊利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乳品院士、行业专家组成攻关联盟,针对 DHA 在乳源中的 "来源 — 代谢 — 沉积 — 稳定 — 转化" 五大核心环节,从牧场原料溯源、精准饲喂方案设计,到低氧锁鲜工艺开发、营养稳态化技术评估,历经十余年潜心钻研,不仅系统性攻克了原料活性保持、乳中沉积效率提升、脂肪酸分子构型优化及功能精准评价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完成从 “实验室成果” 到 “产业化应用” 的重大转化。这条创新技术路线,既填补了国内 “原生 DHA 乳”的技术空白,更以突破性成果,为全球乳品营养发展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伊利成功探索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民生福祉,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展望未来,伊利将凭借全球布局的研发网络,携手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持续构建 “营养 + 科技” 双轮驱动的健康产业生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具科技含量的产品。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孙福全发言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孙福全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主旨发言中表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提升体系化创新能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强化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推动科产创新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完善宏观科技体制,深化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深化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培育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
大会期间,同步举办全国商业服务业创新与发展论坛、高质量推动高能效、高能效共创碳达峰论坛。部分获奖单位代表、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商业科技工作者围绕加强商业科技创新、加快商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商业高质量发展、共创碳达峰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