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亲睐上海商业地产 或成亚洲纽约
尽管全球经济出现放缓,而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re)上周末的落成开放又将提供更多的办公区,但上海的商业地产业仍处于普遍繁荣当中。由日本地产大亨森稔(Minoru Mori)投资建造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101层,是中国最高的建筑。
房地产公司高纬物业(Cushman & Wakefield)亚太区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汤普森(Michael Thompson)表示,写字楼地产处于繁荣期的观念是如此的深入人心,这使得上海可能最终会与上世纪80年代“大爆炸”时期的伦敦相媲美。当时,金融自由化使伦敦金融区的规模在10年内扩大了一倍。
汤普森表示:“上海有潜力成为亚洲的纽约。”他补充道,进一步大幅放松对中国金融服务业的管制,包括最终实现人民币全面可兑换,将成为推动这种增长的催化剂。
对市场的乐观看法得到了这个中国金融之都大多数房地产专业人士的附和——森稔上周预测,即使有些潜在承租人存在财务问题,上海的写字楼需求仍将保持强劲。
尽管上海股市已从去年高点下跌逾50%,而且中国住房市场出现明显的疲软迹象,但森稔仍表示,当前是在上海启用一个巨型摩天大楼的伟大时刻。
“上海总的写字楼面积并不大,”他表示:“上海刚开始向一个全球金融中心转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远高于浦东原先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其隔壁的88层的金茂大厦(Jin Mao Tower)。森稔预测,尽管他这座新建筑里的办公区域租金是上海最贵的,但其入住率在一年之内也将达到90%。大多数房地产专业人士认为,这并非不切实际。该建筑投入使用之初的入住率为45%。
森稔在建造这个地标性摩天大楼的10多年里,曾遇到过亚洲金融危机和中日政治关系紧张。他预计,在迅速扩张的陆家嘴(600663,股吧)金融区,未来10至15年内将需要增加相当于现有办公区2至3倍的写字楼。
森稔补充道,仅由上海政府建造一个甚至更高的摩天大楼(定于未来5年内在陆家嘴完工)将无法满足需求。
汤普森表示:“上海相对来说仍然较小。”他指出,上海写字楼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米,低于香港的3000万平方米和纽约的4500万平方米。
上海的写字楼市场从1990年的150万平方米增长至现在的1300万平方米,这已经是“非同寻常”了。
“伦敦、东京和纽约用了100年时间建造它们的中央商业区——上海有可能只用30年就实现这一目标,”汤普森补充道。他预测,上海的写字楼将在2000至2010年间迅速增长至1700万平方米。
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驻上海的董事总经理顾东尼(Anthony Couse)预计,从现在起至2012年,上海高档写字楼市场将会扩大一倍,至600万平方米。
“从租金角度看,这在世界其它任何地方都可能意味着灾难,”他表示——但是在上海,租金是有需求作为支撑的。
顾东尼表示:“你最不想遇到的一件事就是,在一场人才大战中发现办公区已经用光。”他指出,许多大公司都在用一流的办公区来吸引供不应求的高素质人才。
他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上海的写字楼并不贵。”(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