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销售火爆真相:商家赔本赚吆喝?
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消费供求旺盛,数据喜人。按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零售商场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045亿元,同比(农历,下同)增长19%。据了解,近二成的春节黄金周增幅也创下了近8年来的新高。
也正因为此,众多分析机构均认为零售行业已经脱离了2009年同比增长13.7%的低谷,正式标志着零售行业由复苏走向繁荣。兔年开门红为2011 全年社销保持较高增长率打下了良好基础。
然而,在物价一直飞涨的大背景下,兔年春节黄金周社销总额的实际增幅又是多少呢?尤其是伴随着商家大面积、大幅度的促销所换来的“购销两旺”,节后还能持续么?高消费与高投诉的现象,是不是也值得反思?
物价因素影响不小
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春节黄金周,市场供应充足,商品丰富多彩,消费需求旺盛,加上全国各地的大型超市、百货店让利促销活动多、力度大,客流和销售大幅增加。黄金周7天社销总额高达4045亿元,同比增长19%。陕西、四川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和21.5%,天津、黑龙江、辽宁、山西、甘肃同比增幅均在20%左右。
的确,单纯从社销总额的同比增幅来看,兔年春节消费真可谓红红火火。正如光大证券分析师唐佳睿所言,2011 年春节的社销零售同比增速19%是建立在2010 年春节社销同比17.2%的八年来第二高位的基础上(由于2009 年金融危机,当年春节社销增速仅为13.7%,所以2010 年的高增长在情理之中),在克服了2010 年春节较高基础上能创近八年春节社销增速新高,实属难能可贵。
然而,如果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原因,今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可能并没有表面数字看起来那么耀眼。
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CPI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4.9,比去年同月上涨4.9%。湘财证券研究员刘飞烨分析指出,2010年春节黄金周当时的物价水平同比在2%左右,消费同比增长了17.2%。而今年春节黄金周消费是增长了,但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扣除物价因素影响,2011年黄金周消费增长相比2010年也没有太明显的增长。”
不仅如此,刘飞烨还表示,“年初中国商业联合会也认为‘2011年全年社销零售实际增长率将较2010 年放缓’,这比较符合我们之前的判断,我们认为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同期基数较低,2011年社消总额增长的动力较为缺乏。”
促销背后的利润之困
剔除物价因素外,全国各地大中型商超大面积、大幅度的促销活动也成了春节热销的助力功臣。只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促销在带动人气的同时却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
在春节期间,中国商报记者在湖北老家一个乡镇超市采访时就深有感触。除了一些团购客户取货外,大年初一、初二等几天超市里基本没人。
该超市店长告诉记者,如果按照商务部的统计口径,春节黄金周7天只有大年三十还有些人,但也不多。“在乡镇市场,消费者都习惯年前集中采购,年后在家过年,一般就很少购物了。而年前采购,顾客也习惯去批发市场,很少来超市。”
“我们促销基本上是常年的,主要是为了培养顾客来超市消费的习惯。所以春节促销也无非是为了多拉来几位顾客,赚些人气。至于利润从没指望过。”上述店长有些无奈地解释道。
而年后中国商报记者在北京的一些百货、商超也转了转,尽管相比较上述的乡镇超市,里面人流肯定是多了不少,有的百货店甚至还人满为患。但面对记者关于赚个钵满盆满的论调,大多数企业负责人都开始摇头了。
北京西单的某家商场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春节期间我们商场每天的人流量基本都在2万左右,比平时多出了将近一倍,而每天的销售总额也基本翻了番,但我们的实际利润却增长有限。”
该负责人说,除了额外的人力的增加以及加班费的支出、延长时间水电的增加等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促销。“春节期间家家都在促销,关键看谁的促销幅度大,消费者就去哪家。我们商场无论新品还是过季商品,平均促销降价幅度接近60%,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可言。”
“春节商超促销无非就是赔本赚吆喝罢了。”一场长期致力于流通业研究的专家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种现象不是今年才有,往年也普遍存在。商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挑破罢了。“从整体而言,目前中国零售企业仍停留在价格战的层面,继续回归零售业本质,向价值战方向发展。”
另外,今年零售企业促销还受到家乐福价格欺诈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打了一些折扣。上述专家表示。
消费真的升级了?
不仅如此,今年春节消费品市场的另一个特点便是年货档次升级,除了金银珠宝、家电、数码产品俏销外,奢侈品也成了年货的“新主角”。
据商务部的监测显示,放心肉、生态鸡蛋、特色杂粮、箱装净菜等各类品牌食品成为居民消费和馈赠首选。黄金、铂金、钻石等金银珠宝等投资类产品旺销。北京菜市口百货金银珠宝销售额突破3个亿,同比增长95.6%,大商集团新玛特购物休闲广场黄金珠宝增长138.1%,南京一些商场的黄金饰品销售同比增长1倍多,广州友谊商店金条、黄金首饰等销售同比增长超过45%。高档家电需求激增,数码产品、液晶高清电视、节能环保冰箱等消费电子、家电热销。
另据中国商报记者采访获悉,以往在价格大战中鲜有露面的奢侈品也悄然介入春节促销的行列当中。从品牌官网商店到各类B2C网上商城,再到商场专柜,众多国际一线品牌的箱包、时装和化妆品都开始放低身价,向普通消费者抛来橄榄枝。
据一业内人士透露,从圣诞节至春节前的1个月时间里,北京奢侈品营业额几乎达到了此前1年的量,许多品牌的热销款都卖断了货。奢侈品“为中国制造”明年将推“春节定制”,“目前,古驰、爱马仕、LV等奢侈品牌都已经开始投入‘春节概念’的设计。”
湘财证券研究员刘飞烨说,不难看出,中国消费升级的主力军不是中低收入群体,而是高收入者和财产及财富拥有者。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坦言,任何国家的消费都应该以大众消费作为依托。中国原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硬是由0.4%的富人活生生地把中国炒成了一个“奢侈品王国”。而对于为99.6%大众消费提供服务的流通企业却在平均还不到3%的净利润中挣扎。“这是极端不正常的。”
陈立平说,尽管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数据显示,高端消费在整个春节消费中的占比到底是多少,但应该不会少。“这是很难真正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消费水平的。”
另外,伴随着虚高的春节消费,各种消费投诉也是随之陡增。据北京市工商局透露,春节投诉翻番,超市商场成“重灾区”。而上海、天津也不例外。
看来,消费崛起还是个长远的梦想,是否能在2011年体现出来,还为时尚早。
(中国商报 王立勇)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