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资185亿!京东为什么想收购这家德国零售巨头?
出品/联商翻译中心
编译/李言
来源/德国《商报》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正计划大幅拓展欧洲市场,目前正与德国电子零售商Ceconomy的股东展开深入收购谈判。
根据披露信息,京东拟以每股约4.60欧元(约合人民币38元)的价格收购Ceconomy,较该股前一日的收盘价溢价23%。彭博社估算显示,此项交易对Ceconomy的估值将达到2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受此消息影响,Ceconomy股价当日一度飙升12%。
需要指出的是,双方目前尚未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最终协议。Ceconomy方面强调,京东是否会正式提出收购要约仍存在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近期第二次传出京东有意收购Ceconomy的消息。
此次收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股东的态度。其中,创始人家族Kellerhals持有近30%股份,是最大单一股东,目前尚未表态。持股16.7%的杜伊斯堡控股公司Haniel同样保持沉默。其余股东如Meridian、Beisheim和Freenet均拒绝置评。Ceconomy约有36.3%的股份为自由流通股。
截至消息发布后,京东集团尚未对此交易发表官方声明。作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京东年营收达15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万亿),仅次于阿里巴巴。
京东欲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
在国内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京东正积极寻求海外并购机会。去年,该公司就曾与英国电器零售商Currys进行收购谈判,但最终未能达成交易。
当时,京东主要看重的是这家英国公司的门店和仓储网络,以推进其在欧洲的扩张计划。而Ceconomy在欧洲大陆同样拥有这样的网络资源。根据其官网显示,该公司目前在欧洲运营着超过1000家门店。
XTB交易公司市场分析师延斯·克拉特向《商报》表示:“京东的收购计划可能通过提升Ceconomy的数字化和物流能力,为德国零售业注入新活力。”但他同时指出,这可能会引发人们对外资控制德国企业日益增强的担忧。克拉特认为,欧洲和德国监管部门的审查也可能延缓潜在的收购进程。
成立于1998年的京东是中国电商领域的主要企业之一,尤其在电子产品销售方面具有优势。相关业内人士对《商报》表示:“阿里巴巴、京东或拼多多等本土科技巨头正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创新理念塑造着用户行为。”他指出,这种“数字生态系统”与西方市场存在根本性差异。
在中国市场,京东是主要的配送服务商之一,能够实现数小时内、通常是当天的送货上门服务。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面临挑战的情况下,饿了么、美团和京东等服务商正通过数十亿规模的折扣优惠展开激烈竞争,并推出30到60分钟的即时配送服务。
这些企业希望通过如此激进的营销手段来扩大市场份额并获取新客户。不过,监管部门近期已呼吁这些服务商保持克制,进行公平有序的竞争。
京东采用类似亚马逊的自营仓储模式。在中国市场,该零售商主要面向具有较强购买力、注重商品质量和正品保障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者往往对淘宝等“低价”平台持谨慎态度。然而,当前的低价竞争策略也在不断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Ceconomy数字化转型乏力
Ceconomy在去年实现了2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59亿)的年营收,其中5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23亿)来自在线商店。
今年4月,Ceconomy前首席执行官卡斯滕·维尔德贝格转战政界,作为数字化部长加入了内阁。目前公司由长期担任财务总监的凯-乌尔里希·戴斯纳出任临时首席执行官。
长期以来,Ceconomy过于依赖传统零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错失了电商发展的机遇。当维尔德贝格被任命为数字化部长时,门兴格拉德巴赫下莱茵应用科学大学的电商专家格里特·海涅曼评价道:“Ceconomy在数字化方面绝非最佳实践或行业典范。”
不过,维尔德贝格在任期内纠正了公司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数字化转型,例如将零售商的网店升级为开放给供应商的市场平台。尽管如此,Ceconomy今年春季的在线营收仍远低于2020/21财年疫情期间的水平。
针对《商报》的询问,Ceconomy发言人回应称:“我们公司目前正处于非常成功的轨道上。一家成功的企业及其转型过程受到外界关注是理所当然的。”
2023年就已传出收购传言
早在2023年11月,关于京东拟收购Ceconomy的传言就已推高了Ceconomy的股价。当时,《经理人杂志》曾报道了京东对此的兴趣。
电商专家、《Exciting Commerce》博客的运营者约亨·克里希在接受《商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型平台作为Ceconomy潜在买家的话题,已经被讨论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从商业逻辑上看,这一收购是合理的,但从德国的角度来看,多少令人遗憾。”他说。
克里希指出,京东此前在欧洲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仅在荷兰和比利时有一些小规模的业务参与。“通过可能收购Ceconomy,京东有机会在制造商和客户之间建立其在欧洲的市场影响力,”他说,“要想真正具备强大的商业话语权,中国企业需要一次大规模的并购。”
不过,分析师克拉特也提醒说,收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对本土零售商的压力,但同时也可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
第一家Saturn门店于1961年在科隆开业,第一家MediaMarkt则于1979年在慕尼黑开设。这家零售集团于1990年收购了其竞争对手Saturn。几年后,德国麦德龙集团(Metro AG)获得了这两个品牌的多数股权。如今的Ceconomy,也就是MediaMarktSaturn零售集团的母公司,于2017年从Metro分拆设立,成为一家独立的贸易企业。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