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四平电影院。
小小的单层厅里,近千个位子座无虚席。套着红色布套的翻转椅已略微显出褪色痕迹,随着观众的走动不时发出吱吱咯咯的声音。
“上海第三届国际电影节”参展影片《夜深沉》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电影迷们。这样的盛况仅仅是昙花一现。电影节结束之后,四平电影院,又一次陷入了寂寥。
“放映厅很小,座位又挤,空间很局促。所有的设施都是老式而陈旧的。最恼人的是,影院的通风设备极差,卫生间里的气味更是令人难以接近……”这是一位资深影迷对于记忆中的四平电影院的描述。
然而,经过了漫长而寂寞的等待,四平电影院终于被联合院线列为首批改造对象。2002年12月24日,改造一新的四平电影院将彻底颠覆它往日的破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影迷们的面前。
“三个现代化小厅,总共700座。采用最先进的数字还原立体声设备。根据观赏电影的最佳视觉设计座位层高,全部钢架结构……”上海电影制片厂办公室主任施雷鸣在向记者介绍即将改造一新的四平电影院时,显得十分兴奋,“现在,冷暖空调都已经装好了,我们还将引进美国全进口爆米花机器……这样现代化的影院服务设施,在整个杨浦区,也是独一无二的。”
据悉,四平电影院的改造总共耗资1000多万,其中内部整修占了100多万的资金。
除四平电影院之外,还有国泰电影院、天山电影院、曹阳电影院、衡山电影院、浦东八佰伴影城和位于五角场的翔鹰电影院,也已被列入联合院线首批改造的名单中。其中,浦东八佰伴影城将于明年1月份改造完工,国泰电影院将在明年5月开业。10月28日,上影厂与曹阳影剧院顺利签约,即将启动改造计划,预计首期资金500多万。
据上影厂介绍,此次改造,大多是从单厅向多厅化转变。大厅面向的市场将是大众化的主题市场,例如最近正在热映的《我爱你》,而小厅里放映的则是类似《小城之春》等艺术化的电影,以不同的样式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被改造的影院还将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其现代感可从数码、立体及座位上体现。而国泰电影院,更被作为首批改造的重点项目,不仅实现功能上的高科技,还将挖掘其特有的文化底蕴,缔造与众不同的影院氛围。
人们走进电影院,已不仅仅满足于看一部电影,舒适的环境,惬意的感受,时尚的触觉体现影院附加值。
曾经,“去影院看电影”一度遭遇冷落,然而,电影院越来越人性化的建设使得“看电影”渐渐跻身为最时尚的休闲方式之一。人们走进电影院,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看一部电影,舒适的环境,惬意的感受,流行的触觉使得电影院本身也在不知不觉中体现了其附加值。随着国外进口大片的进一步涌入,以及国产电影质量的逐步提升,电影事业也渐渐走出低谷,开始回升。永乐影城、柯达超级电影世界、环艺影城和上海影城可以说是沪上影城的“四朵金花”,几乎囊括了上海票房的一大半。而新落成的UME 新天地影城和正大广场影院更增添了电影院的时尚气息和科技含量。如今的电影院,无论从是其硬件还是软性服务,都能与国外任何一家影院相媲美。
从一院一片到多片多厅多场次,电影院谱写了我国电影业的兴衰成败史。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在加入WTO之后还会有一个适应过程。但是在未来的3年内,随着市场的完善和进一步巩固,会有比较大的腾飞。”
上海的电影院可谓群雄崛起、逐鹿中原。特别是像环艺、新天地这样的顶级多厅影院,不仅引领着沪上时尚男女的娱乐风向,更成为了上海众多影院的标志。
在时尚的外壳下,顶级影院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内涵。“我不看重钱,我要建的就是一座一流的电影院,到这里来的观众不仅能够看到最好的电影,还能享受到浓浓的电影文化氛围!”UME新天地影城的拥有者吴思远是香港老一辈的电影人,做过导演、制片人之后,吴思远要在上海传播电影文化!除了和其他顶级影院一样,有着完善的放映设备、多厅选择外,吴思远的影院在每场电影放映前,在银幕上会先打出漂亮的幻灯片,提出一些像“谁是第一届奥斯卡影后?”这样关于电影的问题。观众也能在欣赏电影之余,增加了对电影的了解。
观众见面会也不再只是追星族尖叫,和明星面对面拍照的简单仪式。更多的是演员和观者对电影本身的探讨和交流。
在近距离的接触中,我们体味到了上海影院的变迁,更体味到了电影文化的新味道。
期待着,电影女神和她的魅力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