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地盘 屈臣氏与万宁“暗战”杭州
万宁今年将把杭州作为区域重点
六月底的一天,家住三华天运的葛小姐和男友懒得开伙,就去附近五月份新开的衣之家城东店吃饭。两人的目标是来必堡,眼尖的葛小姐却一眼瞥见旁边的店铺围起了十分熟悉的开业广告。再定睛一看,深蓝的底色、白色的英文名(Mannings)、橙色的Logo,真的是万宁!
每年总要去香港扫一两次货的葛小姐很开心:总算杭州也有万宁了,可以跟屈臣氏换换口味,而且家门口就有的逛,不错不错。然而过了一个星期,也就是七月初,两人再次开车路过衣之家时不由得有些傻眼:万宁深蓝色的广告已经换成了绿色的屈臣氏。
当然,葛小姐和男友并没有眼花,而这也只是拉开了万宁和屈臣氏两大香港零售巨头在杭州的“暗战”序幕。
无独有偶,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家住滨江温馨人家、在宝洁工作的阮小姐,也在上周一去刚刚开业的易买得超市购物时,在星光大道商业街的显眼处惊喜地邂逅了万宁即将入驻的大幅广告。出于职业敏感和个人爱好,她打听了一番后得知,这家万宁刚刚在7月上旬签约,预计将于星光大道9月中下旬开街时正式开业,而事实上,屈臣氏此前也曾动过在此地开设门店的念头。
在香港就互为强劲对手的万宁和屈臣氏,此番在内地的明争暗斗,其战火终于烧到了杭州。
屈臣氏抢占了足足15年的先机
去过香港的人,一定不会对万宁陌生。作为香港最大的经营健康和美容产品的连锁专业店,万宁在当地的名头甚至要响于屈臣氏,几乎所有的大型Shopping Mall里都能找到它的身影,250家门店更是遍布全港。
据了解,万宁隶属于亚洲大型零售集团牛奶公司,牛奶公司集团业务遍布亚洲,经营有惠康超市、宜家家居、7-11便利店、美心饮食、星巴克咖啡店、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市场份额占第一位的Giant大卖场等,集团每年的总营业额以10亿美元计,全球店铺总数超过4300家。
然而在内地,事态又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早在1989年就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的屈臣氏,用整整10年的时间将“屈臣氏,你的个人护理专家”这一理念诠释得深入人心,稳稳站住了脚跟。这一在李嘉诚手上闯进内地市场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于2006年开始大规模扩张,店铺数量增至200家,增长幅度达到100%;截至2009年2月底,屈臣氏在内地的店铺数量已经达到了432家。
相形之下,万宁无疑显得姗姗来迟。2004年才在广州天河城开出内地第一家门店的万宁,在之后近四年的时间内一直偏居华南一隅,到2007年年底时将华南店铺的门店数量扩展到了30家;直到2008年,万宁才开始先后进军北京、上海等地,正式启动内地全面布局战略。可以说,万宁在内地的知名度还远未打开,“一家很像屈臣氏的个人护理用品店”,是很多人在接触万宁时的第一反应,也是它必须面对和处理的一个尴尬难题。
万宁今年将把杭州作为区域重点
尽管金融危机仍未过去,但今年早些时候,屈臣氏和万宁一前一后宣布了近期的加速圈店计划。屈臣氏方面,据称去年在内地新增了86家门店,今年计划再开120家分店;消息一出万宁也不甘示弱,宣布将继续保持前两年门店翻番的增速,力求在今年年内突破150家,同时覆盖到更多的内地城市。一个确切的消息是,就在7月底,万宁即将迎来内地门店的百店庆,其数量将达到100家。
而杭州,也因此成为两者龙虎斗的战场之一。记者就万宁星光大道店一事采访了万宁公司相关人士,对方十分低调不愿多谈,仅表示“只要有合适的市场机会万宁都会考虑新开门店,今年则会把杭州作为一个区域重点”。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万宁目前的策略是走Shopping Mall和社区店相结合的双管齐下路线。作为打响品牌的有力手段,万宁自然不肯放过一切进驻Shopping Mall的机会,“星光大道是杭州滨江区目前惟一启动在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滨江区的居住人群又有一大部分是年轻白领,周边写字楼众多,消费能力较强,这与万宁28至35岁、有较强购买力的顾客定位十分吻合。”
虽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屈臣氏进入内地市场已久,万宁短期内想要超越它颇有难度,但如果单以杭州而论,事实上至今为止屈臣氏的门店数量并不多,市区内现已开业的只有六家:元华店、涌金店、黄龙店、武林店、利星店以及庆春银泰店。也因此,屈臣氏和万宁之间的市场争夺战或许有一场硬仗好打,谁的赢面更大,还真不好说。
话说回来,商家斗法,得益的还是顾客。也许不用到年底,杭州就会开出不止一家万宁了。到时候,你爱逛哪家就逛哪家。套一句流行的广告语,生活没什么不好,在拥有选择之前。
(每日商报 陈贲)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