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艳春:IT信息技术创造竞争优势
来源:
联商网
2005-09-06 15:15
一. 零售商们的亚力山大难题
亚历山大(Alexandros)仅用8年的时间建立起了影响整个人类历史的伟大帝国,征服了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欧洲的古波斯帝国、南面的埃及。 亚历山大大帝是历史上最残酷也是最疯狂的征服者,土地的征服是容易的,只要有野心,有欲望,有资源。但他只活了短短的32岁,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帝国就崩溃了。这就是很经典的亚力山大问题。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中国零售市场已经进入春秋战国的时代,我们零售市场,我们相信会面临新的一轮洗牌。我们相信,世界零售业和中国零售业未来的十年,将是CEO们和他们的募僚们(特别是CIO们)全球扩展的十年,也是求解亚力山大难题的十年。
二.信息短缺导致商品短缺和顾客短缺
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零售市场,中国目前零售市场的增长率超过10%,在这样一个市场中,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重大转变。过去我们是产品驱动,今天我们要以客户拉动;过去产品是我们最核心的资产,今天客户是我们最核心的资产。
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并不在制造,最大的瓶颈在流通。从上游的快速采购到实时的生产,再到整个庞大的、复杂的流通体系,从分销、零售、物流,都是低效的,大量的价值链挤压,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令我们的经济竞争力受到很大的打击。流通低效导致竞争优势减弱,存货的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快速蒸发,低效的流通渠道可能培养了臃肿的、行将死亡的“巨人”。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问题如此突出。我们分析表面看是我们的商品过剩,实际的基本难题是两个短缺:顾客短缺、商品短缺。
规模、网点、商品、供应商、顾客、服务、微笑正在大量同质化,Me-too型公司林立。同一地区一旦开了一家店,其它的商店的顾客就会下降30-40%,顾客短缺越来越明显。即使你的商店琳琅满目、物美价廉,但是顾客进去转一圈之后还是没有买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货架上大量的东西都不是客户想要的,这是严重的商品短缺。为什么会造成这两个基本问题呢,最主要的问题是信息短缺。我们有很多数据,但没有先知型的信息,我们有投资昂贵的信息系统,但没有正确的信息和情报,帮助我们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信息战略是一盘棋
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夫妻老婆店的优势。我最近观察社区杂货店或叫夫妻老婆店,属于世界零售业地面最小组织的业态,也是目前全世界生命力最旺、店铺数最多的业态。这些店的小老板,即使大多数还没有POS机,甚至没有ERP系统,但他们在大家看来有点原始的信息技术应用上,却可能比我们的大型零售商还要高明得多,他的生意智慧两千年前就已经做到了IBM今天倡导的随需应变的水平。他们的资金流有老婆管着,绝对不会跑冒滴漏,出现资金链断裂;他们的供应链整体成本最低,而且透明可视,知道哪里的养鸡场蛋最便宜,因为他的品种小,所有的库存都存在他的眼睛里面,随时可以完成准确的、及时的补货;他们的客户关系,邻里街坊熟得不得了,可以时时惦记着老三家的米是否该送了,李四家的酱油快用完了。他对自己的生意了然于胸,每天晚上睡在床上,所有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和仪表盘已经展现在他的脑袋里了;耳边老婆告诉他最新情报:ABC冰琪淋街上的小朋友很爱吃。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孙子就提出了信息技术的思想,“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零售企业作为商品、人力、资金密集型企业,更是数据密集型企业。今天,现代零售业已经进入规模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再是要不要的问题了,而是要什么,如何要,怎么要的问题了。信息流好比一条江,如何统帅庞大的、实时的资金流、物流、订单流,来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我们认为信息战略是一盘棋,必须整体研究企业基本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有机整合供应商关系、顾客关系、员工关系三个重要关系,才能帮助企业可持续成长,实现股东回报。
四.企业战略决定信息战略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先生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总结了三类成功的竞争战略思想:总体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以及集中化战略。
观察整个零售行业,大凡采用这三种战略任何之一或之二的零售商,都很好地生存下来,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WAL-MART,恰当地利用成本领先这一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METRO麦德隆、Toys R US 玩具反斗城,StarBucks星巴克,BESTBUY,B &Q,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等企业利用差别化战略以及集中化战略,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创立了著名的圆圈理论:在无数的大圆圈与小圆圈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空隙,即仍有一部分尚未被占领的市场。
中国99%以上的零售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应准确定位,寻找市场缝隙,寻找可以赚钱的机会。最好的战场是那些竞争对手尚未准备充分、尚未适应、竞争力较弱的细分市场。《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兵书。至今虽已历经两千余年,但因其内容博大精深,理论高度概括,实践层出不穷,在现今社会中的各个层次,从人际关系、国际战略到企业战略,它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无为而战、不战而胜”的思想集中反应了这一战略。
采用不同战略的零售商,其信息战略的内容和重点不同,其应用深度和广度往往也有所区别。下面我们将从精益零售的思想和零售商们对信息的哲学态度的角度,来探索信息技术如何帮助我们创造竞争优势。
五. 精益零售(Leaning retail)实现全程流通随需应变
精益的思想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今天是全球汽车行业楷模和利润发动机)的一种生产流水线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这个思想,引进到零售业,就是要充分运用精益思想的精髓和本质,对零售企业整个全程流通活动进行管理。精益零售的实现,不仅要求企业内部建立高效的ERP系统,同时要求零售商与供应商们要建立SCM系统,与顾客要建立CRM系统,建立同步的、鲜活的信息合作,确保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最低、资金周转最快、所有角色的联合库存最小,形成真正的全程合作伙伴、全程同步、全程节点,有了这样一种同步能力,使得所有的节点很好地纳入到企业的运作中,我们就会赢得共赢的局面。
精益零售的宗旨是帮助零售商在顾客服务水平满意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中国零售商们的组织能力、中央枢纽管控能力和中国文化,造成零售商们在流通活动中的大量浪费和腐败现象。比如: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不是顾客需要、企业和个人同时压榨供应链上游、无实际顾客需求造成的库存积压、官僚主义的、多环节的线性组织、因缺乏中央枢纽组织导致资金周转低效、努力消除这些现象是精益零售最重要的内容。
精益零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零售商们建立一种全程流通、随需应变的核心能力,提升和改善零售商们流通的品质和竞争优势。
我们要建立一种随需应变的能力,比如说,100个孩子在麦当劳店啃下一口汉堡的时候,与此同时,新疆农场有四个牛就应该被杀掉,第五头牛已经被放到刀板上,如果有这种信息同步的能力,中国的零售企业将会得到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
六. 三种IT哲学造就不同的竞争优势
但信息技术如何真正影响零售商们的竞争优势,我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关键是零售商怎么看信息技术,这是对信息技术的哲学态度问题,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不同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层对采用IT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出发点和动机,我们发现非常不同,这些不同,可能会真正在影响零售商们的未来竞争优势。
我们把它分为三类:
第一种,氧气型企业,把IT系统当成一种需要和管理工具
第二种,流程型企业,把IT系统建成一个管理流水线
第三种,大脑型企业,把IT系统建设成为一个先知系统
最后
中国人讲究世界和而不同,中国国家足球队前主教练米卢有一句很帅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IT信息技术创造竞争优势,但态度很重要。
一种态度,一种结果。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