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则: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重要作用
来源:
联商网
2006-05-14 11:00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博导 宋则
“十一五”时期中国面临的重大主题都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有关,而发挥这种影响力对于带动第二产业、反哺第一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和流程,增进农民收入和消费,而且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结合重大主题,深入研究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
1、“现代流通服务业”是传统商业的现代表述
2、结合重大主题,深入研究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壮大现代流通服务业最强的针对性和最大的社会价值在于,有望实现“十一五”时期创造性地贯彻中央一系列战略意图,突破存量困扰,切实解决国民经济存量中潜存的“结构扭曲、流程紊乱、高耗低效、消费瓶颈、信用缺失”五个老大难问题,从而带来数万亿元的巨额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不仅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更有立竿见影的近期效果。
根据我们的测算,在未来5-10年,从市场、流通入手,实施优化结构、优化流程、节能降耗、增进消费、突破存量困扰的相关举措,潜力巨大,前景可观,可望从经济存量中斩获至少“5-6万亿元”的巨额经济实效,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和流程发生重大积极变化。
为了有效化解存量,把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到市场、流通领域,需要建立动态化的“新财富观”。
活跃的经济也应当是充满动感的经济。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巨大影响力就在于它增强了国民经济的流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以各种形式表现出的“财富的沉淀和静止、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低成本地突破“存量困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概括而言,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具有“双优”的本质和功能。
注重把理论主张转化为政策思路和行动方案,推动中央主管部门尽快出台与此相关、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即:要把强化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同中国面临的重大主题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其突破存量困扰,提升第二产业的能力;培育农村市场、反哺第一产业的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经济流程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带动工业经济的影响力,突破工业存量困扰,优化结构、优化流程
1、切实扼制增量、盘活存量事关十一五规划成败;
经验和研究显示,“十一五”时期中国面临的所有重大主题都与不断累积、乱象丛生、质量不高、且绕不过去的经济存量困扰有关。
2、存量困扰在第二产业显得尤其突出;
3、开展以市场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行动;
重化工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最保守的估计,也在2万亿元以上,且问责无门。以往的宏观政策实施效果已经证明,总量调控历来是政府的强项、市场的弱项,而结构调整历来是市场的强项、政府的弱项。追溯我国经济结构扭曲的原因,原本是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颠倒所致,是政府弱项阻碍了市场强项之过,而绝不是有人指责的所谓“市场之过”。
在从排斥市场体制向依靠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现代流通服务业和市场体系这一传导产业、传导机制的严重缺失;在此背景下,最应当警惕的是由政府越位、垄断集团操控、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监督员“四位一体”所导致的“市场变异”或“伪市场调节”。
为此,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调整政策实施的方向和力度。
第一、我国的结构调整要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壮大现代流通服务业应当作为新时期结构调整的主导思想。
第二,在依靠通常的财政、货币政策求解中国难题的同时,更应该强化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和市场体系的疏导、中介功能。
第三,要鼓励流现代通服务业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紧密结合当代重大主题,提供化解系统风险、消除“跑冒滴漏”的周到服务。
4、开展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流程优化行动;
保守估计,通过加快经济节奏,提高资本周转速度,我国全社会工业企业可节省至少10000亿元的流动资本。为了促进中国工业领域的流程优化,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努力促成国民经济实现“第三个转变”。
第二,在新财富观指导下,历来比较重视周转速度和流通成本的现代流通服务业,包括现代批发业、零售业和物流业要发挥市场中介的影响力,主动介入工业和工业品流程的优化整合,实现“三个改变”。即一要改变工业品流通渠道行政化、孤岛化,商业资源各起炉灶、重复建设,信息传递受阻,货不对路,产、供、销脱节,脱销积压并存,流程支离破碎,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局面;二要改变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条块分割、纵向管理的工业经济体制,把制造业从一个个非市场化的封闭型车间孤岛中释放出来,真正变成市场主体;三要改变我国工业企业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无渠道、无品牌、无订单、无技术,处处受制于人、勉强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经营的状况。
第三,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要关注非主流工业经济的流程优化,以批发商的培育为重点,规范、发展、改造、提升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
第四,流程优化的前提是利益关系的优化调整。
5、开展以物流合理化为主导的节能降耗行动。
在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就可节能降耗160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如果我国能达到当前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平均水平(10-12%),则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14000-16000亿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将快速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推行物流合理化、高效化纳入节能降耗、提高国民经济质量的“总盘子”,“十一五”期间要明确将社会物流资源优化整合、工业企业物流绩效改善作为主攻方向。
第二,要积极稳妥地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防止重复建设。
第三,改革物流体制,降低跑空率。
第四,加强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
三、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反哺第一产业的影响力,培育农业市场化基础,增加收入、促进消费
1、现代流通业要促成农村经济微观基础的成长
2、构建城乡一体化交换体系和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是重中之重
将农村市场作为建立商品畅销体系和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启动点,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工业品滞销积压,而且可同时缓解农产品的滞销积压,从而把“全局搞活”。
3、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切实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是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二是提高现代流通服务业企业的参与度。
三是提高“良性循环”度。
四是提高政府的扶持度。
五是提高内涵的扩展度。
六是提高渠道资源整合度。
(联商网上海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