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副总裁黄若:我们08年目标是1000亿
2008年联商网大会暨第五届中国零售业营销论坛系列报道
图为淘宝网副总裁黄若
各位朋友,早上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见面。有两个原因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第一个原因是和联商网神交已久,去年9月份在杭州的时候才有机会认识。我在零售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和供应商的谈判我都经历过,12年前到上海的时候参与创办了易初莲花,那是是95年、96年。今天在坐很多都是业界的朋友,我是想跟各位交流、沟通一下。电子商务好像是新兴的力量,其实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想,今天不管是做百货还是超市还是专卖店,基本上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业态都有共同的特征,基本上都是连锁经营,十年前当我们进入连锁业态,进入中国大陆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全新的业态,我们比其他业态更有优势,换句话说,别人是开拖拉机的,我们是开汽车的。我想提醒各位,现在可能有一个新的业态,这个业态对今后整个流通业、供应链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我曾经在内部讲过,加入淘宝网很大的原因,我可以把汽车开到极致,但是现在另外的交通工具相比,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了。所以今天40分钟的时间算是跟大家的沟通和交流,简单介绍一下网络零售的现状,网络零售对社会来讲有什么机遇,以及作为多年的零售人,网络零售对传统零售有什么借鉴和思考的东西。
(PPT)先说几个数字,网络零售在中国大陆02年的时候开始,全国消费品总额在网络0.04%,大家可以看一下整个市场的绝对值来讲,去年07年市场绝对值561亿,四年前还是28个亿的市场份额,那么从去年561亿里面,基本上还是个人对个人的网上销售,网络市场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是从C2C开始,中国网络市场561亿里面,518亿是C2C的市场,你们看一下几年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比较可怕的冲击力量,淘宝网是03年开始,我们做了8000万,05是80亿,06年170亿,今年我们目标最少是千亿,看一下这个数字,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02年四万八千亿,到去年九万亿,平均年增长12%,所以这个里面是不等数的关系,网络市场100%、120%的速度增长,我们从做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来讲,我们今年开始是中国网络市场真正的加速期,第一基础设施的东西在逐渐的完善,第三方支付、物流、信用系统。第二,B2C,企业对个人,大家看第一张表,网民人数03-07年从7000万增加到2.1亿,今年4月份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那么网络人数同步增长,第一张表告诉大家,网购和网民人数的增加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网民里面成为网购群体的,占四分之一左右。但是第二张图,中国人均网络消费03年260元、04年是360,去年已经超过1000元,人均网络消费的金额平均30%左右的速度在增幅,意味着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主力消费群体。
淘宝网作为全球三大购物网站之一,我们三分之一页面浏览量,每天要3亿次,我们有将近6000万的注册会员,每天900万的客流量,每天日均销售2亿元左右。今年中国网络市场会占社会零售总额1%,而韩国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美国占5%。韩国人好像生下来就会用电脑,5、6岁小孩就会玩游戏,7、8岁会装电脑,所以发展的趋势是不可低估的。这个是我们预计五年后的网购趋势,今年会有1千亿的规模,今后五年会达到1万亿,这个是培养熟悉的过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主力购买群体加入网络的,比如淘宝网卖得最好的单品,大家想得到的可能是服装、化妆品,其实在淘宝网上卖得最好的是钻石戒指,深圳的一个卖家一年在淘宝网上卖钻石戒指可以卖到5000万,而且卖得最好的不是克拉钻。质量有保证,优势就是和线下价格差得很远,他的加价率是12%,配送成本1-2%,这个毛利等于净利润了,在线下没有加价率30%是没法做的。
综合来讲,我作为二十多年的零售人,现在到了电子商务有更广阔的销售空间,零售永远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店面,我的心理空间,一家网店可以覆盖全国,我们提供更快捷的交易平台,绝大部分卖场是有经营时间的,但是网上不需要经营时间的。另外,低廉的流通成本,我觉得很多线下的零售商务区,网上电子商务流通成本,淘宝网不收费,如果收费可以负责的告诉各位,加上配送费4%的加价率就可以,最后更及时的客户反馈,网上的信息是即时的。前几天我和诺基亚的人在谈,每一个买诺基亚品牌的顾客还看过什么牌子,我可以告诉你,不买你的顾客最后去了哪里,因为你在网站上都可以记录。如果线下就是调研,停留时间等等,网上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每一个顾客买一款手机之前要访问四款手机。诺基亚说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摩托罗拉,而我可以告诉他,没有买他手机的人,他们看的不是摩托罗拉,而是LG,我这里是顾客的记载,每一位访客,每天有80万的客人访问手机页面,80万个客人里面,20%对诺基亚感兴趣,那么16万的访问客人,我可以告诉你,他们最后买诺基亚之前去看的那个牌子是LG,可能是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跟30岁的人不一样,但是这个是一个事实,这也是网上非常大的优势。网络零售对供应商来讲有这么一些优势,但是对于顾客来说,特别对于所谓的80后的群体来讲,他们更强调的是自主性、互动、随意、个性化张扬,需要买一些个性化的产品。上过淘宝网的朋友可能知道,淘宝网有一个旺旺,就是一个即时沟通系统,在线人数差不多有百万。淘宝网是中国土生土长企业,更了解中国消费者,我加入淘宝网的时候,我抽样调出某个时段旺旺里面买家卖家的问题,我进行一个归纳,三个最常见的问题,第一,你在不在?第二,有没有货?第三,是否可以便宜一点?非常中国化,但是这个也代表了很多80后消费者个性张扬和需求。
有一个卖家,是广东做毛绒玩具的老板,把产品拿到淘宝去卖,6个月以卖了18件产品,他很垂头丧气。6个月有一个深圳买家来批发,是一个小女孩,就把零售价减20%批发给她,这小女孩卖了2、3个月以后,每周进2-3包,售价很高,他有点不太理解,去深圳看,回来觉得没有什么不同,她有图片,客服,我也有,后来知道为什么难卖,网上那个不知道怎么“言”,80后他们的追求,对购买需求,淘宝网个性化产品卖得很好,茶杯里面把女朋友的生日写上去,钥匙链有手机号码,这就是80后的人,比如一个钥匙链10块钱,加上一个号码可以卖50元,这个不是在中国,在国外也是一样的,一台手机可以挣一个美金,如果把女朋友手机图片预先放到手机里面,一开屏是我女朋友的笑脸,这就可以卖50美金,就相当于卖50台手机的利润,这就是商业带来的空间。
所以总的来讲,现在目前网络零售朝着产业链方向发展,对于很多生产企业来讲,是一个全新的销售渠道。十年前,当我们要去找企业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要成立KA团队,96年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没有KA的,商品的销售是按照地域来的,浙江总代理、上海总代理,97年初到青岛的时候,说要和青岛啤酒合作,他说你和上海总代理去谈。过去十年绝大部分的生产型企业的销售Vp都是KA出来的,因为KA团队是过去增长最快的,十年以后的今天,当电子商务这种形态出现的时候,我们去跟很多品牌商说的你可能要成立电子商务部,我昨天和李宁公司谈,他也是第一家决定成立电子商务部的运动品牌公司,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对中小品牌来讲意义更大一些。
(PPT)有一些销售数字共享一下,比如以我们去年的销售,这个是我们几个销售比较好的品牌,九阳、飞利浦、亚都、松下、LG等等,再往下看,这个从年初2000万,增加到年终4000万,10月份增加到7000万,年底是9000万,给大家看一下这个数字,这个就是去年购买这个的消费者的年龄和人群,高度的集中在24-26岁的年龄,这个是坡形的。网络零售现状,网络零售机遇,对传统零售思考,大家知道零售业发展历程从农贸市场到独立经营商店,到很多环节的零售,总代、批发、零售到逐渐过渡到连锁性的经营卖场,这么一个趋势,我们做市场的时候,我们比较优势的地方,说来说去就是这么几条,流程比较标准,我们通常都会培养比较成熟的商业环境,我们注重规模效应,还有现场促销引导。
十年前,我们是以这样的定位做市场冲击,我们有一站式购物体验,我们商品是直接和供应商,所以很便宜,现在各种促销,定期各种方式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还有逛商场的乐趣,但是不管做什么业态,但是做零售业一点很重要,就是要了解顾客。80后群体的需求是什么?这几点是他们诉求的,第一便利,强调个性化、强调互动,颠覆权威,平民化。
在过去,我管理一家年销售超过70、80亿的大超市,中年老大妈顾客的消费比重越来越高,但是跟十年前刚刚进入中国,刚刚开易初莲花,刚刚开麦德龙的情况不一样,那个时候有很多主流群体愿意到这个大卖场去,为什么现在不愿意去,是不是我们现在的门店的设计,我们现在商品的陈列,我们现在购物的流程不能很好满足他们的诉求,我现在认识的很多二十多岁的小孩子,他们不愿意去,他们嫌浪费时间,嫌商品找不到,这是我的观察,大概从2002年开始,我逐渐注意到超市里面的购物群体的年龄越来越大,当然这些人是我们的顾客,但是有一种危机感。超市的情况有一些是要下决心的,大家都知道EDOP居高不下,但是背后是低成本,我可以坦率的跟大家沟通,空调比谁都好,灯光更漂亮,卖的东西便宜可能吗?
总之网络消费、电子消费不会替代传统的销售,但是作为新兴的渠道,特别对于年轻的一代,二十年前看电影只有上电影院去看,十年前出现了DVD、VCD,很多愿意在家里看,你说DVD的诞生能取代电影院吗,不可能,但是电影院不可能是惟我独尊的情况,某种程度电子商务有点像DVD出现,现在年轻人可以在被窝里面就可以买东西。
最后有一些数字,网购年龄是18到30岁之间占90%,淘宝网每天客单价280元,每个月950元,我们现在以服装品类来讲,服装品类的购买平8次,平均消费金额1110元,每天发送120万件商品。这代表新的销售业态,我在这里没有过分夸大网络营销的意思,作为多年的营销人对营销感情是非常深的,告诉各位要研究这个业态,了解这个业态,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吸引年轻人,谢谢各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黄先生的演讲,这里有一个提问,请问淘宝网的盈利模式是怎样?
黄若:今天其实不是讨论这个话题的合适场所,淘宝网也没有把盈利作为现在的目标,现在对我们来讲还是市场培育的阶段,但是你要说盈利的话,从我这边来看,其实淘宝网盈利店是非常多的,我跟马云说过一句话,做传统零售人的优点就是小气,拿一个竹竿往地上一插就能冒出油来,每天有120万的购买者,每天有3亿访问量,有广告营销收入,还有数据营销收入。所以,第一淘宝网没有盈利,第二个,淘宝网的盈利模式肯定不仅仅局限于收买卖之间的价格差。
(联商网现场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